第(2/3)頁 “但是從電視劇里面大家看到的是宋思明很有擔當,很有責任感的。” “有什么責任感?自己家庭都不顧了,還責任感?這種就叫病態(tài)的愛情,它對這個婚姻集體的破壞是致命的,而且我認為但凡對婚姻對家庭對社會抱有期待的人都應該去譴責這種行為。” 想了想,沈夢溪補充一句:“我之所以找六六寫這個劇,就是因為她跟我一樣,都是反瓊瑤的!” “反瓊瑤?” “就是那種愛情至上的觀念,我始終認為:如果一段愛情是建立在傷害另一個人、建立在另一個女人的犧牲上,那么這樣的愛情無論如何并不偉大,也不值得拿來歌頌炫耀!” 說到這,他學著《一簾幽夢》里的費云帆說了那句經(jīng)典臺詞:“你失去的只不過是一條腿,而紫菱失去的是愛情啊!這是人話嗎?愛情啊愛情,多少齷齪,假汝之名!” 孟曉靜愣了一下… 額,這兩年瓊瑤風評還算不錯,中學生寫作文也經(jīng)常引用她的話,還沒像后世那樣人人喊打… 沈夢溪大概是第一個光明正大懟她的名人。 “那你知道楊蜜的遭遇嗎?聽說她最近被罵到博客都停更了!” 沈夢溪點頭:“我知道這個事。” “角色被罵從某種程度上肯定了他們的演技,因為壞人要夠壞才能激起觀眾的憤怒。通常來說,反派角色的挑戰(zhàn)性要大于正面角色,好人都是一樣的,可壞人各有各的壞。壞人不好演,演好了還容易被罵,挑戰(zhàn)大還不討喜,這是演員對反派的一貫認知。所以,演反派的演員其實更值得我們尊敬。” “還容易限制戲路,很多以反派角色打開知名度的演員,往往面臨著轉型困境。” “反派不討喜、難度大還容易限制戲路,所有演員扎堆去演正面角色。” “那戲還能看嗎?” “究其根本,就是觀眾上升到角色的不理智行為。” “我是寫劇本的,一個足夠復雜和立體的反派角色是作品成功的關鍵,一個有血有肉、性格豐滿的反派會更加讓人念念不忘。” “楊蜜,一個20歲左右的女孩子敢于出演這樣的角色,也演出了令人痛恨的小三形象,說實話,我很佩服她的勇氣!” …… 這篇報道有用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