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兵圍金陵-《我在諸天收徒忙》
第(1/3)頁
金陵,乃是明朝京師應天府府治所在地,明朝前期的首都,后期的陪都。
作為中國古代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都城,分為宮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城四重城垣,其規模之宏偉,史上諸多都城皆難望其項背。
同時,金陵也是天下人口最多、當時全世界最大的城市,人口過百萬。
終明一朝,金陵一直是全國的經濟、文化中心,也是南方的軍事、政治中心。
其中京城的城墻周長近七十里,東傍鐘山,西據石城,南屏秦淮,北控玄武湖,用巨大的條石砌基,用巨磚筑成,規模恢弘雄壯,十分堅固。城基寬約45尺,最寬處達90尺,高約六丈,有垛口13616個,窩鋪200座,城門十三座。
外郭周長約一百三十里,之所以建立外郭,乃是因為宮城離鐘山太近,如果在山上架炮,皇宮很容易被擊中。而且還有一些重要制高點,如南面的雨花臺和背面的幕府山留在城外,對于城防非常不利。
于是,在明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一聲令下,開始建造外郭城。
這座外郭城主要是利用應天府城外圍的黃土丘陵筑成,只在一些防守薄弱的地段加砌了一部分城墻,并開設城門十八座,所以俗稱‘土城頭’,將鐘山、雨花臺、幕府山和玄武湖等都圈在了里面。
所以事實上,外郭城的防御力并不怎么樣。光是一百多里的周長,加上有些地方沒有城墻,只是黃土丘陵,兵力少了根本就沒法防守。就算兵力充足,想要全面防御也是很不現實的。
在大西軍的水師一舉攻占了金陵城東北面的燕子磯,占據了這個總扼大江、地勢險要的金陵重要渡口和軍事重地后,只是試探般的一波猛攻,便是攻取了東北面的宮音門,逼得金陵的守將放棄外郭,將所有兵力都布置在了巍峨的京城城墻上。
順利占領外郭的大西軍,將答應扎在了玄武湖的東岸,兵壓京城北門太平門,同時分兵攻打西北面的神策門。不過為了不至于讓兵力太過分散,其他城門并沒有派兵攻打,只是派出了少量人馬圍住。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龙|
长岛县|
含山县|
乌海市|
哈巴河县|
湖南省|
大连市|
新乐市|
兖州市|
安溪县|
文水县|
阿合奇县|
吴忠市|
绩溪县|
六枝特区|
林西县|
凉城县|
剑川县|
黄骅市|
蚌埠市|
寻乌县|
永昌县|
侯马市|
海阳市|
长春市|
保定市|
金华市|
金寨县|
定远县|
安徽省|
望都县|
紫金县|
子洲县|
疏勒县|
桑植县|
佛学|
阳新县|
慈溪市|
福贡县|
巴林左旗|
封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