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前兩者,是掌握降雨,讓大吳國內的城鎮風調雨順。 山神,是附近三萬里大山,保護獵戶與村民安危。 其余還有一些小神,都是舊天庭內的飛升修士,皆在百姓家中祭祀,或者大商與大官修建,沒有這么正規的被皇室親建。 這些信息,張封在信里聽大學士說過。 再規劃一點來講。 舊天庭的體系,是人仙境界的仙人,才可以分到一些官位。 飛升修士,只能作為小神立信仰,像是西游記里的各地‘河神、妖怪’一樣,每個城、鎮、鄉內,都有不一樣的小神。 再往上的地仙,在舊天庭內,都是掌管大局。 如太陽值曹,掌握整個世界的烈日升落。 也如征戰天王,正和新天庭交戰。 至于風伯雨師,這兩位人仙修士,已經有三年沒有作過法了。 吳國的百姓,完全是看天道的規則吃飯。 但恰恰這個世界的天道,是規劃讓舊天庭去管理民生。 使得世界各地已經干旱了三年。 靠水渠的還好一些,總歸大河沒有干旱,有些收成。 其余地區,已經顆粒無收三年。 也在今日,張封帶百官從閉關山脈一路行來帝都。 雖然圣上等人可能實力太低,被倒退的景色激的眼花繚亂,看不清什么。 但張封一路行來,已經見到了什么叫做路有餓死骨。 相信圣上他們去請張封的時候,也見到了這些,所以才堅定了‘自救’。 起碼現在圣上能當著文武百官的面,一言否決丞相的擔憂,就是想破釜沉舟的拯救百姓。 哪怕是不惜猜測結果,得罪舊天庭。 因為事情已經這樣,自家人知道自己事,再加上張封現在可以救吳國,那就不拖了,不想慢性死亡。 可是丞相明顯是有些想的太多,更想要首尾相顧,找一個完全之策。 于是當他聽到了圣上現在就要拆,還是有點擔憂舊天庭怪罪,繼而還想再說什么。 張封見到,是直接打斷,通俗道:“按大學士所言,在前兩年的時候,雨師與新天庭的修士斗法,施展了大法力,讓吳國內的一個城鎮淹沒了。 換一種說辭,這也是告訴世人,他雖然白吃香火,不想降雨,但百姓若是不信,他還會殺人。 這樣的神,你信他有何用? 信他能殺你?” “我..”丞相聽到國師這么直白的傷人語言,也不知道是懼怕張封的修為身份,還是張封說的的確有道理,倒是一時間什么都不說了,像是默認了。 但其余百官卻是接連點頭,感覺國師話糙理不糙。 雖然有點傷人,像是他們吳國死皮賴臉的依附。 可也是變相的說明,他們吳國真的有點太懼怕舊天庭了。 再瞧瞧只要能踏入飛升境界的修士,都盡皆飛升天界為小仙官,又反過來拿取吳國天下的百姓香火,把他們當‘修煉鼎爐’。 也是變相的說明,他們吳國沒有絲毫被投靠的價值與骨氣。 當然也不能否認是這些飛升修士怕死。 可不論怎么說,張封見到這一切,是不想受制于人,讓自己的頭頂上還有個天庭壓著。 莫說他們拿人錢財,還不做人事。 而也在丞相為首的和平派系,不再言語之后。 大學士也靜聽圣上吩咐,在去往皇宮之前,把圣旨寫好,交給了身旁的工部尚書。 工部尚書是早已命隨從的侍郎,在帝都內叫好了工部的官員,以及一些軍中的將士。 此刻都在皇宮外三里的街上等著,手里提著各種鋤頭、錘子等工具。 就等著國師一句話,那就拆。 張封見到人齊了,也沒有再往皇宮內走,反而是吩咐他們,先拆雨師廟。 大學士等人,則是兵分兩路,去往另外兩家廟宇。 這樣時間上不耽擱。 張封想早些破了他們的香火,開始樹立自己的人道氣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