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舅舅也太不親了吧?哪有這樣坑外甥的? 太子有些沉默,感覺這個想法不對。 畢竟自己對于舅舅的理解,記憶中的往事,仔細想想,舅舅是一心扶自己上位,對自己百般寵愛。 再加上要不是舅舅身為丞相,在這里站著,他也坐不到太子的位置。 ‘難道是..’太子琢磨來琢磨去,等再走了一里路,走到了東宮內,又換個角度,最終換成家事的角度,才發現這個事情是另一番天地! 因為他忽然猜測到,這算是叔父的第一次‘出手’。 說好聽點,叫清理內患,整理朝綱律法。 不好聽的話,那就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抓現行’。 一個弄不好,說不好,估計會在叔父那里留下不好的印象。 但要是不管不顧,甚至連個場面活都不做。 也難免寒了門下眾大臣的心。 更會傷了叔父的心。 要知道工部大部分都是他舅舅丞相的人。 現在對他寵愛的舅舅門下出了事,他這個做外甥的不幫忙,不說話。 那是不是將來叔父出事了,他也會如此無情? 太子心里想著,感覺自家舅舅真會給他出難題。 一是話語不明不白,讓他猜,都到了什么時候,還要磨練他的心智。 二是,舅舅怎么門下出了這么一個以公謀私官員? 碰巧還被自家的叔父給抓著了。 這屬于長輩吵架。 這還能怎么辦,自己只能硬著頭皮上去挨打。 舅舅打完,叔父打,最后親爹還要再嘮叨兩句。 “雖然此事錯在孫文書使..”太子盤算清了利害關系以后,就望向了身旁一直跟著的謀士,像是敘說自己的計劃與道理,但更多的是想要和謀士商議, “但孫文書總歸是工部的人,是我舅舅的人。 我身為外甥,是該去求求情..” “殿下要去王府..?”謀士聽到這話,是嚇得一個寒顫,當然有些異議,有不同的看法,“這件案子明顯是王爺和丞相的事情,也是王爺親手辦的案子。事關朝廷律法,殿下不可如此冒失啊..” 謀士說著,也是怕太子過去是專程的挨訓,又怕此事傳到圣上耳朵里,影響太子東宮的位置。 只要一影響,他這位謀士,與太子商量此事的合伙人,不得背鍋了? 謀士想著,只想求一個‘穩’,求自身的國運不動蕩。 包括他說的意思,也是中規中矩,挑不出任何毛病,就是不聽、不問,不去。 “此事雖然是大齊國事,但也是我兩位長輩的家事。”太子對于謀士的計謀,卻是分毫不聽,“你們都覺得我叔父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王爺,卻不知道我叔父這人其實很重情義。 如若我這次不去,相信叔父才真的對我失望了。” “可是..”謀士還是有些害怕。 “沒有什么可是。”太子走回宮殿內,“皇宮之內,除了我這位東宮太子以外,西院還有三弟的一間書房。二弟又是大將軍的近衛,和叔父的關系最近。 四弟的書院已經建成十余座,在民間文士中聲望遠遠超于我。 你說,我除了太子的身份,還有什么優勢? 如今我只能依靠舅舅的事情,試著和叔父親近親近,讓叔父知曉我是一位重家之人。 可也是有太子的身份在身,事情再差,我最多也就是被訓斥一番,再被父皇禁足幾日而已。” “這..”謀士對此有些偏向‘情理的家事’辯論不過,也就沉吟了幾息,最終一拜道:“殿下說的是..是屬下對王爺所知尚淺,未想到這一層..” “我也是冒險行之。”太子笑著扶起謀士,“去吧,在后院取來一些寶物,夜晚隨我去王府一趟..” 太子話落,臉上帶著笑意,坐到了書案前,開始思索晚上和叔父說什么,做什么,面對叔父的詢問,又怎么答。 也是俗話說的排練。 可也在太子排練的時候。 下午四點,王府內。 張封現在心情不錯,皆因龍脈終于融合了。 此時絲絲金色靈氣流轉自身,又多出的一股加持靈氣。 簡單來說,就是每日的靈氣攝入量增多了十分之一,多了一個修煉光環。 至于之前出府的眾人在干什么,用不用看看。 張封現在一心修煉,且也不用猜,就知道他們一定對這個崔道友非常感興趣。 若他們是玩家,相信還會有一些精神放在崔道友身上,讓他們開始有所行動,或者有所內斗。 相信用不了幾日,在呂縣令行刑之前,就要有玩家跳出來了。 也是想到這里。 張封發現太子等人也沒過來說清,看來呂縣令與孫大人一事,對他們造成的影響有點太大。 他們估摸要仔細籌劃一番,才會來王府做客。 那就先不管他,正好趁著這三兩天時間,看看能不能踏入洞虛。 有王爺的身份保駕護航,再加上龍運融合,不能浪費這么好的修煉時機。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