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些討論,像是說給太子聽,讓太子越來越明白政事。 也像是說給眾大臣們聽,讓大臣們下次匯報的時候,心里有個底,該怎么去更好的寫奏折。 但更多的是,有時朝廷派大臣們去賑災,去滅匪,去鎮守邊境。 那時將臣在外,情況又是多變,肯定要自己做主,所以很考驗自主水平。 包括圣上也喜歡討論,他甚至什么是‘忠言逆耳利于行’。 直到百官該說的說完。 圣上就望向了莫家三兄弟與賀散人。 到了王爺這事,他沒有多言,也沒有讓人分辨,便讓孫公公宣布一卷早已準備好的詔書。 ‘賀散人、杜清詮..護王爺有功、賜國運!’ 言落。 空氣中有許些波動,剎那又恢復正常。 雖然國運不高,甚至是沒有官職分配。 但經過王爺欽點,圣上賜予。 頃刻間,莫家三兄弟等人,就明顯感覺到,自身多了二十分之一的總體修煉效果與綜合戰力增幅! 這樣的效果,不亞于天道規則加持獎勵。 對于他們來說,已經很知足了。 一時間莫家三兄弟等人,心里不免對王爺感恩戴德,覺得他們千方百計的想要巴結王爺,是巴結對了! 要知道他們從昨天到今日,可是什么都沒有做,都得到了‘賜福’。 這樣的好事,好似也只有王爺可以隨手賜予他們。 因為若是換成朝堂,這可是論功績的。 換成宗門,想要獲得栽培,是論天賦清白。 換成家族,想要香火傳承,是論血緣。 這不管哪個,都比不上王爺這邊迅捷。 說給就給,真乃財神爺轉世,機緣星下凡! “臣、草民、謝陛下,謝王爺!” 莫家三兄弟等人齊齊行禮,這個禮也是發自內心的感激。 “平身。”圣上略微浮現笑容,對于護衛自己師弟的人,他還是和顏悅色。 莫家三兄弟等人看到圣上微笑的樣子,再想著之前君臣的和睦討論,也覺得朝廷或許也不錯。 只是眾位大臣見到圣上笑容,卻還是面容嚴肅,站的筆直,沒有一絲松懈放松的意思。 包括眾臣前列的太子與三皇子,也是身體板正,沒有電視里那般上前恭賀,或者說什么俏皮話。 畢竟討論歸討論,但在正事上,禮數上,誰也不能保證自己不小心說錯話以后,圣上會不會在下一秒鐘變臉。 這樣的事,在圣上登基以來,發生了太多太多。 有的大臣,就是看到圣上和氣,然后越來越放松,最終說錯了話,辦錯了事,還想狡辯一番,最后走進了大牢,國運與官職盡失。 這個道理也告訴在座還活著的所有文武將臣,伴君如伴虎。 他們不是四皇子,能拿大道理狡辯,吵得面紅耳赤。 也不是王爺,根本不搭理。 圣上的和藹可親,也只是給親人與近臣、重臣看的。 他們不能當真,更不能如此隨意。 哪怕是被圣上寵著的三皇子,如今不也是恭敬站著。 或許也是這樣的聽話,‘懂場合、明事理’,才會受到圣上的喜愛。 并且今天算是張封的事。 張封也沒有根據記憶中的那般,在朝堂上目中無人,反而是率先走出一步,略顯瀟灑的拱手道:“謝陛下隆恩。” “嗯?嗯..”圣上看到張封道謝,倒是奇怪了一下,又點頭回禮,笑容更加盛開。 可實際上,圣上想問自己這位師弟早上起來修煉的時候,是不是吃錯藥了? 只因在圣上的記憶里,自己這位師弟,向來是‘得賞是理所應當’,‘不得賞是皇帝昏君’。 哪有這般溫文爾雅? 對,在圣上想來,哪怕是張封如此隨意,也顯得溫文爾雅。 雖然十幾天前,張封第一次上朝也是如此。 但是圣上當日卻覺得師弟是久別回家,近鄉情怯,不好發揮本性。 ‘難道真的是幾年游歷,師弟變成熟了?’圣上心里想著,看了看張封,又偏頭看了一眼孫公公。 孫公公看到圣上望來,也躬身露出討好與靜聽的架勢。 明顯就是‘您吩咐’的模樣。 可是圣上卻越看越不對味,覺得孫公公明顯是說,‘您看,我沒說錯吧?我就說王爺是真的變了,變成了身濟天下的明王!’ 圣上琢磨了一下,也不知道說什么了,只剩點頭,不問了。 但孫公公像是得到指令,起身站直,向著大殿內喊道:“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