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他心血早已澎湃,就想抓緊了這次的時機,準備想要破壞一番,掀起一番浪潮,再試著尋找機會。 而執行的人,就是黑袍。 也是此次計劃的‘死士’。 ‘人已經到齊了..’黑袍聽到少主問話,也是恭敬回答,如實相告,渾然沒有一點將要赴死的恐懼,‘我晉國尚存的飛升修士,午道長,他已經在今日秘密前來帝都。 除午道長以外,另有渡劫修士十人,都是主公身前信任之人,皆被屬下用命令傳書,于前段時間潛進帝都,如今皆在帝都當中。再加上屬下,共十一位渡劫修士。’ 他說到這里,雖然不怕為國捐軀,但卻有些好奇,‘少主..僅僅以這些人手..好似也難在皇宮內刺殺大齊皇帝..要知皇帝身邊的那條忠犬,孫公公的實力可是高深莫測,難免..’ ‘刺殺他?’少主哼笑一聲,‘誰說要在皇宮內動手?誰又說要刺殺皇帝?’ ‘那..’黑袍疑惑詢問。‘少主的意思是..’ ‘此番計劃,意在另外一人..’少主慢步走回屋內,‘我讓你們殺的人,是大將軍的弟子,那個姓張的王爺。’ ‘張封?’黑袍眉頭一皺,初聽不知此意,但仔細思索之后,卻贊嘆傳音道, ‘少主好計策!雖然張封身處皇宮外的大將軍府,但身邊也只有一位渡劫修士。 且明日皇帝壽辰之時,皇宮內的飛升修士,定然全把目光放在皇帝身上,怕我等忠義之士,來取他項上人頭! 屆時皇宮外定然守備松懈,不似皇宮內那般嚴謹。 他們萬萬想不到,我們此行的目標,卻正是宴會落,出宮的張封! 到時候屬下等人只要殺了張封,哪怕是身死長街,可也壞了大齊的國運!’ 黑袍說到這里,是全然理解了少主的計劃,也對此計謀欽佩有加! 因為以張封與大將軍的聲望。 如今大齊全朝上下,屬于大將軍的舊部很多。 大齊國以外的名士,也對張封師徒的敬佩無二。 張封如今的地位,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哪怕是起兵謀反,先不說最后成敗,但好像也沒有什么不可能。 不說一呼百應,可起碼是一群人來勸。 圣上也會關心,是不是自己不小心又得罪這位師弟了? 那么在這樣的聲望與威勢下。 張封要是突然死于刺殺,死于帝都內的刺殺,皇宮外的刺殺。 最后只有兩個結果。 其一,帝都內連自己王爺都保護不好,威望與臉面全失。 也隨著張封一死,屬于大將軍的聲望,大齊以外的名士聲望,也會煙消云散。 大齊少了一大名望助力。 其二,還會有人覺得是王爺的聲望與威勢‘蓋主’,所以圣上選擇了‘除去’王爺。 沒辦法,王爺以這樣的勢力與聲望,要是謀反,都有機會成功了。 這哪個皇帝不害怕? 雖然在正常人想來,哪怕是謀反成功,天下罵名都歸張封,名聲與香火國運毀于一旦,有點智商的人都不會干,但總歸是有機會奪權。 圣上想殺張封,想保自己的位置,想為大齊百姓與萬萬修士著想,很對。 所以只要張封一死,這不管是哪個結果,都對大齊的國運大大影響。 再加上大將軍舊部若是被人鼓噪,向著當今圣上‘質問’王爺為何身死。 其后果就是大齊亂作一團。 邊境的四方軍團,四位死忠于大將軍的帥領,得知此事,就算不為少將軍報仇,也定然心寒,不敢回帝都。 之后,就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如今,少主所謀劃的事情,就是這樣。 殺張封,這可比殺太子、殺皇子有用了。 更直白來說,殺了圣上,還有太子繼承。 殺了太子,還有皇子,殺了皇子,還有各種輔政大臣,以及皇系親屬。 這怎么著,都沒有殺張封一個人有用。 誰讓張封一人就擔著無數名士的聲望,也扛著無數兵部將士的效忠。 而此時此刻,少主見到黑袍已經了解到自己的計劃,也隨之吩咐道:‘只要午道長刺殺張封成功,就相當于斷去了大齊國的一條臂膀。之后在動亂之時,我等就可以伺機而動。’ 少主說到這里,仿佛已經想到了計劃成功,齊國大亂,天下共誅,一時間語氣越發激動道:‘只要計策順利,復國有望啊!’ ‘少主!’黑袍聽到少主的描繪,其計劃精妙,安排縝密,頓時也激動下拜,‘蒼天有眼!定會助少主功成,把大齊賊子斬盡殺絕!’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