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王爺說的是!”賀散人連忙下拜,“是小道愚鈍..” “此事不需再提。”張封端起茶杯,“事情我會交給禮部,讓禮部在圣宴名單上,添道友姓名,再為道友添一副桌案。 于今晚,帖子應該會送到道友府上。 上面有關行程禮節一事,道友多多上心就好。 這事,可不似江湖般自由豪爽。” 張封品了一口茶,“道友是本王帶過去的人,相信應該不會讓本王難堪吧?” “王爺放心!”賀散人聽到王爺許他進宮面圣的機會,頓時精神一震,話里都帶著‘忠心’勁。 與此同時,他又見到王爺喝茶,于是再一禮后,就緩緩移步告退。 這樣子讓外人看去,像極了王爺府的客卿。 并且張封許他帖子,又說是‘自己帶過去的人’,暗地里的意思,就是讓他以自己門客的身份去往皇宮圣宴。 禮節上向來也是如此。 不然哪怕是飛升修士,也不是想進皇宮,就能進皇宮的。 賀散人身為飛升修士,心思通透,當然明白這一點。 如今,他也拿出了客卿該有的身份規矩,決定為王爺效力! 但一切的前提,是國運,是龍氣,是給他修煉加成,實力上的提升。 張封也知道這一點,說白了,算是互助互惠。 用王掌柜的話來說,這就是花錢賣命的生意,哪有什么忠心? 不過,這個互利互惠的事情,也只是對賀散人有用。 但對于孫公公與宮內的六位飛升修士而言,他們已經身處皇宮數十年,早已融入了大齊這個大家庭。 為朝捐軀,這都是小事。 可謂是圣上與自己一聲令下,讓孫公公他們去***湖中的邪教滿門,他們也不會眨一下眼睛。 這也是江湖上經常說的,朝廷忠實鷹犬。 孫公公他們滅邪門的時候,沒少聽到這樣的罵語。 尤其在自己記憶里。 自己就記得在十八年前的時候,大將軍為鍛煉自己,讓自己和孫公公一同去滅一個邪教的時候。 當時那位掌門,就義正言辭的罵孫公公朝廷鷹犬,又說身為飛升修士,本該無憂無慮,逍遙自在,為何要為朝廷效力? 更希望孫公公回心轉意,反擒自己,然后回歸江湖的自由懷抱當中。 他話落,全宗的弟子起哄搭腔,都在勸。 張封根據這段記憶,也在想,覺得他們說的也沒有錯。 飛升修士,本就是逆天而行,真的沒有必要為朝廷效犬馬之勞。 孫公公完全可以斷肢重生,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如王掌柜,如李道友,如天下間的飛升修士一樣,逍遙自在。 但最后。 孫公公面對這些人的好言勸導,卻說,策反朝廷命官,企圖擒拿王爺,是重罪,是謀反! 結果自然不言而喻。 掌門這一句話落,上下全宗被孫公公全滅,一個都沒有跑掉。 并且張封根據這段記憶,也知道孫公公等人,是可以信得過的人。 當然,也有人看來,是孫公公畏懼大將軍手下的百萬修士,畏懼大齊朝廷的威勢,才沒有透漏出一絲一毫的反叛自由之意。 可不管為何。 直到今時今日。 張封自打來到這個世界以后,一共見過孫公公三次,每次都是用心識看的。 每次都只能看到他的鞠躬盡瘁,一心為朝廷效力。 包括張封用心識看他,也不是不相信他。 而是他畢竟身為飛升修士,自己又經常接觸他,那這多瞧瞧,多確定一下,求個心安,總沒有錯吧? 但也是想到孫公公。 張封隱約感覺他今日會過來。 也沒過多久。 當隨著賀散人離開,大約半個時辰過去。 真是說曹操,曹操就到。 老管家回來以后,身邊就多帶來了一個人。 他身穿官服孔雀袍,正是慈眉善目的孫公公。 張封見到他來至,也是一邊讓老管家去準備茶水,一邊望向廳內正在行禮的孫公公,“時至圣上壽辰,宮內應該是正忙的時候。”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