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同樣,莫家三兄弟為了爭取這個‘進宮隨從客卿’的名額,是拿出渾身解數。 可謂是當聽到公子要修煉,就一心一意的教。 當聽到公子要出去,那不管是多晚,還是他們正在修煉,都立馬起身護送,照顧的無微不至。 渾然一副忠心老仆的形象。 王爺府的老管家要是看到,說不定還能找他自己的三分影子。 禮部侍郎同樣是把一切都看在眼里,也是欣然點頭,感覺這三位看似是忠心之士,值得培養重用。 而也在三人這般賣力討好主家的時候。 帝都內的西北角城區,也有一股屬于百姓茶前飯后的美談,從中傳出,傳遍了附近百十里街道。 大致為,‘已故門派的六位師兄弟施粥’ 以至于三天時間過去。 每天都有各式各樣的人,前來小隊六人的店鋪門前排隊。 但統一的是,這些人的衣著都很樸素,年齡高者占據多半,衣服略顯臃腫。 也是他們年齡太高,對于冬季的寒風,沒有修士那般的輕易抵抗。 可是街中傳來的粥香,卻好似驅散了風中的嚴寒。 一時間,從天空望去,頭頂花白的隊伍,從街西的店門口,一直連綿到二百米外的街角。 他們興致勃勃,相互開心的交談間,都在排著長隊。 但這倒不是帝都內災民太多,需要靠這一碗饃過活。 而是能為家中開銷省去一些,省去子女的一些分擔,這肯定是最好不過。 小隊六人也對此來者不拒,仿佛真如菩薩化身。 可也在第四天。 消息傳到王掌柜那里后。 城西一家米行后院內。 上午十點。 一位管事打扮的青年,氣沖沖的跑進了院子,向著院中正在翻開賬目的王掌柜道, “掌柜,有人從咱們家米行內進貨,來帝都內販賣,卻沒打招牌..” “這事我已經知道。”王掌柜話語中沒有一絲好奇,因為在小隊六人開店的第一天,消息就被探子傳來了。 “掌柜您知道啦?”管事一愣,“那您怎么不管管?這事..” “這事能怎么著?”王掌柜把賬本往桌子上一放,望向忽然不敢言語的管事,“這幾個人在店門口扎了一個施粥攤,遇見老者,還會送兩個白花花的饅頭。 這是照顧年邁百姓的好事,不管傳到哪里,人家六兄弟都做的不錯。” 王掌柜倒上一杯茶,“自然,咱們也可以不分黑白,上去掀了他們的攤子。但是百姓們不戳咱們王氏米行的脊梁骨嗎?等咱們砸人家攤位的這事傳來,信奉我的香火多少會受到影響? 再者說,他們六兄弟辦的事情,的確是為民為朝的善事。 就算是咱們要去砸,朝廷會同意嗎?會不遷怒咱們嗎? 我可是聽說了,城防將軍那邊都發話了,免了他們的入城錢,也不需要他們六兄弟交買賣的稅收。 這明晃晃的是告訴我,朝廷已經知道了這件事。” “這些人還真是損到家了..”管家聽明白了事情經過,也知道掌柜為何知道,卻不動他們六人之后,那是氣不打一處來,“這動不得,也罵不得,難道就白白讓他們占咱們家的便宜?” “誰說占便宜了。”王掌柜小品一口茶,“他們這三天來每日施粥蒸饃,三天中大肆的進咱們米面,這不都是給咱們送錢?” “哎!”管事心里一亮,“掌柜說得對!還真是這事!” “哼..”王掌柜撇他一眼,稍微坐直一點身子道:“和帝都與附近各城各縣的米行吩咐一聲,若是碰到他們六兄弟進米面,名聲不能他一個人占,我王掌柜也不是小氣的人,會因為這件事,和他們六位渡劫小修士較真。” 王掌柜再次拿起賬本,“但這也不是服軟,真順了他們的意。先放他們兩天,等哪天晚上,他們關門打烊的時候,你去一趟,邀請這六位小兄弟來咱們府上坐坐。” 王掌柜話落,就讓管事的去準備了。 并且他從頭到尾,也沒有準備把這六人的事情告訴王爺。 因為這完全是搶生意的糾紛,是他王掌柜自己的事,和邪教中人不沾邊吧? 說來說去,哪一點都聯系不上。 要是告訴王爺,這不是盡惹笑話? 包括這樣的搶生意事件,在王掌柜做生意的數十年以來,已經發生了成百上千次。 他早就習以為常,還真的不當成一回事。 別說是六位師兄弟光宗耀祖恢復門派。 就連想在帝都內賺點錢,然后用賺的錢,找殺手回鄉滅仇人滿門的事情,他都見過了不下十次。 若是這樣你情我愿、真金白銀正經生意上的事,都算是邪教。 那他王掌柜豈不就是帝都內的頭一號邪教販子。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