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最后一項的‘為人師表’,占三十五分。 但除了前四卷是考驗考生們的文學儲備,以及死記硬背的硬知識以外。 后面八卷,基本都是各自發(fā)揮,沒有一個標準答案。 也算是因考官們的評定而異。 可是最后都會由眾考官,丞相、大學士,以及圣上做主,多方交叉審核,很公平,不會因為考官的個人評定問題,繼而否定了哪位本該得高分的考生。 比如有的考生寫出一卷從未出現(xiàn)過的民生改革。 有的考官不懂,繼而會評低分的情景。但在交叉審核之下,根本就不會出現(xiàn)。 可要是都不懂。 那朝廷早該完了。 可也是最后一項的為人師表,怎么教他人知識的考題。 這道題能卡死不少年輕的天才。 總歸他們只是自身文學高,記憶好,理解好,可要是教他人,這個就夠嗆了。 所以也有了這么一個事。 很多歷來的大才子,前面題全滿分的才子,會被分配到一些小鄉(xiāng)里的私塾。 分配他們的帝都書院大人,也給他們說過一個承諾。 只要他們能在五年內(nèi),在當?shù)亟坛鍪^鄉(xiāng)試秀才,那么可以直接被書院大人保送進‘內(nèi)閣旁聽’。 書院大人,是丞相的第二位學生,化神巔峰的大修士,有這樣的保送權(quán)利。 張封聽到胡大人說到這,也不由想起了前世的科學院。 書院大人,就像是科學院長,但又兼全國各所大學的名譽校長、兼教授。 他的保送名額,分量確實不輕。 被這樣人物保送的人,讓人聽起來,就算不是狀元,他也是狀元。 大良國也是以‘學到的,一定教與別人’為主。 是一個生生不息,朝廷人才越來越多的無限循環(huán)。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