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嬤嬤實在弄不懂!這是個什么吃食呀?長了毛的東西還能吃嗎?卿娘也不再解釋,等成品出來再說吧。 待豆子蒸好,她看著李娘子操作,這個過程一定的干凈才行,眼看著竹匾入庫,她這才放了心。正好李大也回來了,跟她說: “小姐,打井師傅找好了,是咱們這片的把式,找水很準的,我尋思著,打上三口?” 三口少不少啊?正猶豫著,看到劉安走了過來, “劉叔,三口井有點少吧,若是遇到干旱,五十畝都能澆上嗎?” “打五口吧,既然打井,就要夠用才是,我剛才去地里轉(zhuǎn)了轉(zhuǎn),靠近河邊那片,明年咱也種些水稻吧,那片地能蓄水。” 這個可以有,鎮(zhèn)上雖然有賣米的,可是貴且不說,那味道也差的太遠。她好想念那些糯糯的香米啊, “以前伯爺也提過種水稻,可后來去了京城,這事便撂下了。”李大也表示贊同。 種稻要等到明年了,可打井就是眼前的事,五口井打下來,工費就要二兩銀子,加上一些材料,總共要花費個小三兩,還不算包飯的費用。 晚上她去了叔祖家,將打井的事跟他說了, “不錯,有了井,莊稼就種的更好了。” “是,祖父早說要打井,一直忙的給耽擱了。” 她說的含含糊糊,二叔祖立刻被誘導了,以為是伯府送來了打井費用,心里還是很羨慕的。可畢竟是兩家了,他仔細問了請的工隊,也說不錯。 “打井那天,我們也去幫忙,這可是大事。”卿娘再三的道了謝。 這下好了,外有叔公把關,內(nèi)有嬤嬤主持,她帶著葉子,就在內(nèi)院搗鼓黃豆去了,兩天后,黃綠色的菌絲包裹了豆子,下一步,就是需要將豆子搗碎。 “姑娘,我來做這個,我勁兒可大了。” “咱倆一起搗,難道我勁兒還沒你大嗎?”兩人嘻嘻哈哈的,將豆子搗碎是為了讓它們更好的發(fā)酵。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