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那之后很長一段時間我都非常困惑,如果不是像爺爺奶奶這樣因為愛情,那為什么要結婚呢? 爸爸摸摸我的頭,嘆了口氣。 他說:愛情有很多種,不是每種都像你爺爺奶奶這樣擁有同樣出色外貌、勢均力敵的智商、完美契合的靈魂。 我問:那你和媽媽呢? 爸爸淡淡勾唇:我們是在合適的時機遇到了合適的人,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中的相處中逐漸變成契合的模樣。 我沒聽懂,但還是點了點頭。 爸爸回到實驗室,繼續工作。 我想,他愛媽媽,愛我,同樣也愛著那些實驗器材、分析數據和論文報告。 如果真的像爸爸說的那么難,為什么小姑姑和小姑父也跟爺爺奶奶他們一樣,都這么恩愛呢? 以后我也能找到一個可以像爺爺對奶奶、小姑父對小姑姑那樣的男孩子吧? 可是當我遇到初戀,再到半年之后分手,才發現原來“愛情”并不簡單,更不像爺爺奶奶表現出的那樣甜蜜恩愛。 大三的時候,我交往了第四任男友。 他是爸爸的學生,物理界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我期望他有科學家的浪漫,就像爺爺會用全息ai投影技術,在結婚紀念日當天送給奶奶一架宇宙飛船一樣。 可惜,他將科學家的沉默、木訥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直男的刻板、頑固演繹得入木三分。 所以,這段感情只維持了兩個月。 連說分手的時候,他都那么冷靜理智,像一臺冷冰冰、沒有感情的機器。 那一刻,我忽然松了口氣,腦海里只有一個念頭—— 幸好分了! 不合適的人,勉強湊到一起,也只是浪費時間。 原來“合適”都這么難。 大四那年,我又交往了一個程序員男朋友。 一米八的個子,不是很帥,但也不丑,是小姑父公司新簽的“天才計劃”畢業生之一,名校背景,能力出眾。 但這段戀情也只維持了半年。 分手的原因是他加班太多,每次打電話都約不出來。 當“分手”說出口的那一剎那,雖然有些惆悵,但我并不傷心。 小姑姑說:傻丫頭,你都沒愛過,又怎么會傷心? 愛是什么? 我不懂,但我知道我可能永遠也找不到一個像爺爺愛奶奶那樣愛我的人了。 是的,爺爺愛奶奶。 從小到大,我看到的永遠都是爺爺哄著奶奶,慣著奶奶,讓著奶奶,把她當寶貝一樣捧在掌心。 奶奶當然也愛爺爺,但我總覺得,沒有爺爺愛她多。 直到—— 我博士畢業那年,f洲爆發3s病毒,因為轉染性強、致死率高,感染者渾身僵硬抽搐并伴隨嗜血、吃生肉等癥狀,就像電影里的喪尸,所以這種病又被當地人稱為“喪尸病”! 華夏第一時間派遣病毒學專家團隊趕往f洲,但兩個月過去,死亡人數并未減少,病毒也沒有得到有效控制,仍在大面積感染正常民眾。 爺爺臨危受命,在九十歲高齡奔赴疫病前線。 離開那天,奶奶去機場送他,兩人擁抱告別,但并未落淚,臉上始終都保持著微笑。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