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場鬧劇落幕。 梁冰在一個博士生的攙扶下離開,臨走前特地向徐開青要了兩天假。 徐開青點頭:“去吧,好好休息。” 接著,對所有實驗室成員重申安全操作規范。 江扶月沒再多留,打了聲招呼,徑直離開。 沈謙南站在原地,盯著江扶月走遠的背影,若有所思。 如果他沒聽錯,剛才情急之下小學妹喊徐教授什么來著? 老徐? 嘖,有意思。 …… 江扶月出了實驗室,腳下一轉,閃進一個偏僻的角落。 “喂,牛睿,你那邊幫忙盯個人……” 結束通話,江扶月踩著點去b大。 剛走到食堂,就與繁葉、黃暉、高兆明碰個正著。 “月姐姐!”繁葉蹦蹦跳跳到她身邊。 四人約好一起吃晚飯。 由于集訓期間,封閉管理,沒辦法出校門,只能在食堂將就。 吃完,四人去圖書館上自習。 noi集訓與物競集訓所有不同,前者主要是上機編程,以大量練習為主,后者需要配合課堂講解,理論與實戰并重。 江扶月先用半個鐘頭完成了課后作業,在線發到教練員指定郵箱后,開始做其他。 高兆明湊了個頭過來,一臉好奇:“你在做什么?” “acm去年決賽題。” 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又稱icpc,由國際計算機協會(acm)主辦,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之一。 高兆明聽說過,但…… “這不是團隊賽嗎?” acm-icpc通常以團隊形式參賽,比賽期間,每隊使用1臺電腦需要在5個小時內使用c/c++、java和python中的一種編寫程序解決7到13個問題。 劃重點:7到13個問題。 相較于ioi,這個比賽不僅題量大,而且對個人心理素質和團隊協作能力有很高要求。 江扶月點頭:“是團隊賽。” “那你做團隊賽題目?” “有問題嗎?” 高兆明:“……沒問題。”是我不配。 他灰溜溜回到座位。 黃暉:“干嘛呢你?” 高兆明神思恍惚:“我、去看了個寂寞。” “?” 江扶月在結束的acm套題之后,剩下還有點時間,又逛了逛topcoder。 這是一個全球性的網站,主要面向各國平面設計師和程序員。 每月都會組織兩到三場在線比賽,參賽者可根據自己的愛好選用java, c++, c#, vb或python在1小時15分鐘的時間內完成三道不同難度的編程題目,每道題完成的時間決定該題在編程部分所得的分數。 最后,根據比賽結果對參賽者進行新排名。 比賽大致可分為三部分:coding phase, challenge phase和system test phase,比acm-icpc多了challenge phase,這部分是讓參賽者瀏覽分配在同一房間的其他參賽者的源代碼,然后設法找出其中錯誤,并提出一個測試參數使其不能通過測試。 如果某參賽者的程序不能通過別人或系統的測試,則該參賽者在此題目的得分將為0。 目前江扶月在上面的排名是第五,雖然沒進前三,卻比前三更受關注。 因為她才加入不到兩個月,就擠進前十,且challenge phase環節從未被狙殺,倒是她狙了不少大佬。 比如現在這個瘋狂抖動她對話框的e國小伙——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