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是武器和糧草不足?藥品缺少?” 李易關(guān)切地問,他最近沒聽說突騎施的蘇祿那邊出問題。 雙方明面上敵對,暗中走私。 大唐的商品可以隨便通過,加上吐蕃的,絲綢之路全開。 蘇祿那里也種棉花、養(yǎng)牲畜、狩獵、搶白衣大食的東西、保護大唐商隊往來…… 面對大唐貿(mào)易隊伍,白衣大食同樣不敢說什么。 說過一次,把人和貨物扣了,飛艇過去扔炸彈,他們就不說了,道歉、賠償、放行。 都不是炸藥包了,兩者火藥不同,威力相差大。 以前的炸藥包用黑火藥,現(xiàn)在黑火藥都給獵戶或者做煙花、爆竹了。 大唐不允許蘇祿求和,始終處在敵對狀態(tài)下。 庫房中的冷兵器批發(fā)給蘇祿,打,打白衣大食。 尤其是箭支,有的箭桿和尾羽都爛了,重新弄,幾乎是本錢給人家。 這個本錢包含了軍隊的工匠工資,朝廷額外給一份工資。 那邊的工匠抽空做其他的活計,比如補鍋,這是技術(shù)活兒。 本地人磨刀不用工匠,每家都懂得怎么磨,鍋不小心碰漏了,就得補。 變成幾瓣的,不用補,重新來吧!補不了的。 焗缸的有,焗盆焗碗的沒有。 缸比較大,運輸起來麻煩,運輸費用高過焗的費用則不買新的。 陶盆、陶瓷碗,體積小,飛艇都能送一大堆,壞了就壞了,換新的。 搪瓷的盆和水杯、碗,漏了后找工匠打膩子,又能用了。 大唐那邊的人活得自在,蘇祿借他一百個膽子也不敢打過來。 蘇祿不想打了,跟誰都不想打了,太累了。 要跟大唐和解,大唐說啥都不答應(yīng)。 跟白衣大食和解?你殺了、抓了那么多,對方憑什么與你和解? 這等情況下李易擔(dān)憂,要不送點海魚干過去?缺什么藥?酒精? 你給我一只羊,我給你一噸魚干行不?你堅持住,意志不要動搖。 “說是想吃辣的,那邊又下了小雪?!?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