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炒貝盛好,眾人喝黃酒,過濾后的,并非濁酒,這種黃酒酒精度在十一到十三度左右。 喝的時候口感像干紅,回味不一樣。 喝干紅喝多了胃酸,喝黃酒胃暖,當然真喝多了都吐。 “易弟遙領通州刺史,又當通川縣公,當地的軍權要不?” 李成器夾個小仁仙,說著摳出來肉。 “軍權?當地……哦!對,要有駐軍,主要目的為了搶險救災,輻射周邊。” 李易剛想說當地用不找軍隊,隨即反應過來,萬一受災了呢? 地方是自己,必須留兵駐扎。 “吃菜,驚蟄好!”李隆基端碗。 …… 通州所在,倒不是很冷,不過潮濕。 百姓們忙瘋了,把老人送到悲田坊,孩子扔學堂,自己跟著干活。 蒸汽機的、汽油機的、柴油機的翻耕設備齊上陣。 挖人工河流的地方有勾機、推土機、斗車…… 就像以后一些年代挖巴拿馬運河時的樣子,當時有蒸汽機的勾機。 當時沒有液壓技術,采用齒輪和皮帶的傳動模式。 李家莊子倒是能做出來液壓系統,不過用在飛機和大唐自己的航母上了。 工程建設方面需求量大,莊子工匠人手不足,就不造液壓的。 即便如此,百姓們依舊瘋狂,干活速度太快了。 挖土,一下子挖出來的就得推幾十車。 眼看著給動物和保持水土保留的森林規劃出來,其他地方的樹木成片往下倒。 有的地方以后種果樹,有的種生長速度快的樹和竹子,通州即李易時的達州,有竹海公園。 李易不可能放棄當地的自然氣候環境不利用,能種竹子,以后經濟發展更快。 整個州到處都是穿大唐軍裝的人,他們用柴油鋸鋸樹,接著把樹根起出來,扔到空地上曬。 樹木的枝杈都是柴火,主干看品種、粗細,再考慮如何使用。 好的木頭,又粗的,會留給當地人做棺材。 能做棺材的木頭都是好木頭,剝了皮之后放在外面經受風吹雨淋日曬。 許多人一準備就是十幾二十年,指望著死了后有個好‘家’。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