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翌日早朝結束,李隆基叫上三個宰相,一個尚書,以及那個少府監的少監源乾曜,回興慶殿。 興慶殿里有一個宮女在那紡線,唰唰唰的。 五個人一看,明白,這是又出了好東西。 而且無須多問,定然是出自那個莊子的李易之手。 于是五個人開始圍觀,三個宰相和一個尚書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弄出來線了,哪里不對嗎? 倒是源乾曜越看越覺得神奇,少府監更多的工作就是監督和統籌制造東西。 之前他就拿到了一大堆圖紙,然后制作了軍用水壺、兵工鏟、帆布包。 工匠們都說本事了得,于是他就專門去查各種現在的器械。 紡線看過,手搖紡車。 可現在這是三線同紡?這速度,簡直是在飛。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源乾曜邊看邊嘟囔。 “源少監看出什么來了?”姚崇納悶,紡個線而已。 “姚相可知民間如何紡線?”源乾曜很自然地問。 姚崇心一抽抽,頓覺不妙,民間怎么紡?我沒了解過呀。 “陛下,臣請叫民間紡車過來,以作對比。”源乾曜沒法指責什么,也不敢,只得提出個要求。 “朕早有準備,來人,把民間紡車送上來。”李隆基看三個宰相和一個尚書時,心情不好了。 不懂是吧?百姓的事情都不懂是吧? 上次叫你們打谷子白打了是吧?民生的事情你們不關心,一天都在盯著什么呢? 具體的兵事你們不知道,朕不怪你們。 水利你們想不出好辦法,畢竟很難,朕不多說什么。 賺錢……賺錢就沒指望過你們。 可是現在又涉及到農事了,看不出來么?一個輪子紡線你們也不曉得? 哦,還有賬目,你們就不知道弄出來新的方法?還是李易給出來了,你們才照著學。 要不朕每天不開朝會了,去李易莊子吧,至少朕問什么,易弟能給出好辦法。 等著原始的紡紗設備送過來,有宮女操作,眾臣終于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