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水車依舊在轉(zhuǎn),李易聽著脫粒機(jī)和打粒的聲音,嫌吵雜。 但同樣的動靜聽在其他人耳中,卻是那般的美妙。 沒有一個人不知道這神器的作用有多大。 往日里一家人耕種,從年頭到年尾,根本不得閑。 翻地累倒的有之、收割累倒的有之、收完脫粒一病不起的,有之。 然,現(xiàn)在不同了。 有了很多好東西,翻地有新的曲轅犁,只需一頭牛,一個人,一日便可耕出三到四畝地。 收麥用那個大簸箕,唰唰就掃出來。 如今居然還有這等不應(yīng)該出現(xiàn)在人世間的逆天之物。 救了多少人啊。 不用再擔(dān)心來不及收割和脫粒時下雨淋壞了麥子和稻子,更不怕干著干著人先倒下。 “此物因木頭所制,磨損過大,必須多配更換所用的部件。” 李易大聲喊,讓自己的聲音壓過現(xiàn)場的噪音。 他說出缺點,使用杠桿齒輪聯(lián)動差速原理,沒有金屬軸承,木頭器件很容易磨壞。 眾人聽了,根本不在乎。 水車難道不是木頭所做?車輪不是木頭? 多做一些,哪里壞了,拆下來換,總比用碾子和鏈枷強。 李易看大家的表情,沒人覺得東西不好。 又喊:“莊子近處的地方,收了麥子可過來脫粒,不收錢。” 嘩!議論聲響起。 莊子上的人在心疼,憑什么我們的東西叫別人免費用? 借磨是要給糧的,借牛也要給谷子,還得喂好了牛。 我們莊子上的水車和脫粒機(jī)也應(yīng)該收一點錢才對。 旁的人不似莊戶那么想。 一聽不要錢,張家莊子的人最為動心。 自己造費勁,造水車更麻煩。 兩邊挨著,運過來脫下粒再拿回去,又不費什么力氣。 皇莊的管事太監(jiān)看看皇帝、皇后、宋王,盤算著要不要等皇莊收麥子的時候過來用。 太監(jiān)的想法剛冒出來,就聽到李隆基說話。 “易弟當(dāng)真是德善之人,上面的皇莊若是也能造水車與脫粒機(jī),供鄰里使用就好了。” 太監(jiān)悟了,頓悟。 自己不但不能白用李易的東西,還得做出來給別人白用。 李成器附和:“三弟所言極是,皆是莊子,易弟的莊子養(yǎng)了許多人,還賺錢,皇莊……” 說著他搖搖頭。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