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早上九點,郁悶中的李成器過來。 他確實很郁悶,他派人去聯(lián)系酒樓大戶。 結(jié)果派去的人回來說,那些人家已經(jīng)去買醬油了。 覺得自己沒幫上忙的李成器過來瞧瞧,瞧見的是一群人排隊打醬油。 “別賣了,別賣了,把你們東主叫出來,我全包了。”有人焦急大喊。 莊子上的人不理會,繼續(xù)賣,一人限購十斤。 沒帶壇子好辦,莊上有。 當初李易就覺得一次十斤不錯,所以專門燒了很多十斤的小壇子。 眼下派上用場,裝一壇子,拿油紙蒙住,繩子系緊,帶走。 十斤的陶壇子,一個壇子一百二十錢。 壇子上沒有任何花紋,表面粗糙。 長安城里同樣的壇子價在百錢。 眾人來時,也沒幾個自己帶器皿的。 現(xiàn)在看著價格不是很貴,便買下,不然回去取,又得重新排隊。 餐廳里放下筷子等的李易此刻后悔無比。 早知道燒一斤容量的壇子,一人限十斤,賣壇子比賣醬油賺錢。 此時外面買到醬油的趕緊派人送回去,自己再次排到隊伍后面。 附近還有卷起絹帛的人,之前他們要把一匹絹或帛給分開支付壇子錢。 管事不答應(yīng),把布裁得零零碎碎的,我莊子怎么用? 若非東主說不得拒收絹帛,自己就只要銅錢了。 收錢的管事心情郁郁,都是什么破布啊,里面都爛了,奸商。 李易也知道布不好,但無所謂。到時候給朝廷交庸和調(diào)。 租必須是糧食,庸調(diào)可以直接給布。 “易弟,怎不吃?”李成器過來,看李易坐在那翻書。 翻的書是《永徽律》,此時所用的法律方面的書。 李易放下書:“大哥來了,快坐。” 說著他去給泡茶,直接用開水泡,而不煮。 此時的茶都是發(fā)酵茶,沒有綠茶。 寫《茶經(jīng)》的陸羽未出生。 更沒有人把‘飄搖風雨不為苦,雖經(jīng)霜雪顏更增’這句話往茶上放。 泡上茶,李易又裝一盤干果放到桌子上,兩個人對坐。 “易弟為何不吃飯。”李成器再提。 “都沒吃呢,剛吃兩口,買油者至,忙者不曾食,閑人怎下咽?”李易回答。 這是他養(yǎng)成的習慣,老板和員工一起吃飯。 突然接到一連串兒電話,員工們立即去忙,老板自己一個人敢吃嗎?敢嗎!? 李成器愣愣地看著李易,而后輕輕頷首:“易弟所言極是。” “大哥今日有暇?未去采集石頭?”李易找個話題。 “叫人去做了,本想邀人前來買醬油,卻得知早有人宵解而來。昨夜平康坊中愁,眾說一物為醬油。” 李成器說明情況,昨天晚上屬于醬油。 李易露出笑容,看樣子沒白請那么多人吃飯。 李成器卻沒笑,他問:“易弟可能守住醬油秘方?” “不讓莊子里的人出去,等我多賺了錢,有了新東西,醬油也就無所謂了。” 李易猶豫一下,給出個辦法。 他怕莊子里的人到外面,被人給套麻袋。 “人不出,能防歹人進?”李成器搖頭。 “大哥教我。”李易明白了,這個大哥有辦法。 “土貢。”李成器說出兩個字。 “有門路?”李易期待。 “忘了我等乃是皇親國戚?”李成器強調(diào)身份。 “貢,一年多少?”李易打算給皇帝送醬油。 然后別人即便搶到了制作醬油的辦法也不敢賣,賣就查怎么學會做的。 “一千斤,余者宮中到莊上采買。”李成器伸出根指頭。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