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開封府,中牟縣 中牟縣是開封府附屬的一個上縣之一,就在開封府的不遠處。 天氣放晴,春寒料峭正在遠去,這一日開封府府尹包拯,難得有閑暇離開開封府微服私訪,巡查治下民風。 中牟縣的知縣姓李,乃是上一科的一甲進士。 能力不算突出,但也是潔身自好,官聲斐然。 官道之上,包拯和幕僚公孫策坐著牛車,緩緩心走到寬廣的官道上,旁邊就是汴河,汴河上官船來往密切。 有不少上京敘職的官員,也有不少官員或是升遷,或是被貶謫出京師,兩岸充斥著一股子繁忙的氣息。 “汴河之上總是來來去去,一如我等當年,大部分人心懷期盼而來,心懷失落而離去!” 在牛車上,公孫策此時望著汴河上的官船,有些感嘆。 這不禁讓公孫策想起了當年入京趕考的情形。 同樣是滿懷殷切而來,每次卻又是面帶失落離去,看著一位位同年舉人金榜題名,而更多的是名落孫山。 公孫策也是飽嘗過此種苦楚。 實際上論及才學,公孫策不弱于任何一位進士,甚至在博聞強記一方面,還要超過許多飽學之士,無奈就是無法通過禮部試,更不用說會試。 包拯看著身畔這位幕僚,公孫策與他其實是同年,兩人年輕的時候沒少比拼爭斗,論及醫術易理,諸般經義,公孫策其實還要勝過他一線,但無奈就是無法中試! 時也命也,如之奈何! 包拯撫須道:“官家向來愛惜人才,這些舉子哪怕是今科不中,回去苦讀數年,來年仍然也有希望,除此之外還有特奏名,能夠通過特殊途經,進入仕途!” “止觀心地法,色相本皆空。禪慧明宗性,超然萬法中。” 公孫策口中兀自輕語,包拯目光玩過,輕輕一嘆。 當今官家有許多首詩乃是創世名篇,尤其是那首勵學詩。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鐘粟。安居不用架高樓,書中自有黃金屋。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這首詩可謂是鼓勵無數了寒門學士。 公孫策卻念及這首賜予修行中人的詩詞,顯然是這位亦師亦友的幕僚,仍然是難以釋懷。 若無遺憾,豈會想著那些虛無縹緲的仙神之事。 就在這時,牛車略為一動,旁邊充作平常隨從的幾個侍衛驟然目光一凝。 看到幾位護衛神色,包拯神色一陣,頓時問道:“張龍,趙虎,怎么了?” 周圍幾個隨從,既是完全由張龍招趙虎,王朝,馬漢等人榜眼。 “大人,有一隊人馬朝我們走過來了!” 此時那為首的張龍神情略為有些慎重,官道遠處,馬蹄聲成片,塵土飛揚,片刻之間遠處有數個身著勁裝的健壯漢子出現在眾人目光視野中。 出乎意料,這群人出現之后,很快朝著開封府一行人的牛車方向而來。 其中一騎在距離牛車十數步開外,停了下來,笑著拱手問道。“敢問坐在車上的是否是包大人和公孫先生?” “本府就是,你們是何人?” 包拯攔住了但在前面的張龍趙虎,王朝馬漢! 包拯看得出來,這群人隨著挎著刀劍,沒什么惡意! 聞言,那位身著華服的騎士從中飛落了下來,揮手示意讓身后騎士隔開數十步距離,同時拱手道。 “在下是京城鏢局的鏢師燕沖,在下乃是奉命而來,替我家公子送個口信給包大人!!” “公子命我等前來送信,包大人清正廉明,開封府龍虎狗三鍘中作奸犯科之輩無數,這些作奸犯科之輩不少也有跟腳,我家公子查明,前方中牟縣中另有一位方外修士,正在圖謀包大人,請包大人小心為妙!” 說著,他從袖中取出一個小巧錦盒,遞給包拯。 “另附一枚玉印,有此玉印護身,料想尋常妖魔鬼怪,定不敢近大人之身!” 那邊公孫策上前接過,他在包拯目光中打開錦盒, 錦盒中盛放著一枚小小的玉印。 這小小的玉印小巧玲瓏,通體翠黃,卻晶瑩易透,看起來價值不菲。 而取出玉印,公孫策看到玉印周圍的花紋雕刻的歪歪扭扭,看似頑童涂鴉,著實玷污了這塊美玉。 還有下方的印面,竟是撰寫著兩個古怪的字。 “大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