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老書《文騷》已經完本,1000章,可以開宰了!) 尹鶴已經把車子開出去了老遠,他停在路邊,給曉圓打電話,“記得看住了那個男孩,別讓他受傷,但也不要幫他。” “明白,我們一直沒動。” “他也沒動嗎?” “他就在那坐地上哭呢。” “哦,”掛電話,尹鶴對云遮月道,“現在你放心了吧,有人看著他。” “我怎么能放心,他才七歲啊!” “七歲怎么了,哪吒三歲都會鬧海了,你兒子也不簡單,七歲就敢踢媽媽!”尹鶴板著臉,一只手探向云遮月的小腿,“疼不疼?” 云遮月臉微紅,卻沒有阻止尹鶴的動作,“他一個小孩子能有多大力氣,而且我穿著秋褲呢,不疼。” 幫云遮月揉了幾下,尹鶴又道,“你就放心吧,我的保鏢很貴的。” 云遮月提議,“要不我們也偷偷跟著曉授好不好,他從小嬌生慣養,現在他肯定很害怕很難過。” “不讓你看著也是怕你難過啊,你這兒子需要一些教訓,玉不琢不成器,”尹鶴道,“但你心太軟,讓你看著他哭,你能受得了嗎?” “我能受得了,我們還是回去吧。”云遮月搖著尹鶴的手,語氣像是撒嬌。 尹鶴想了想,又給曉圓打了個電話,然后把手機遞給云遮月,“現在能看到你兒子了,和我們親自跟著他也沒什么兩樣,你可以放心了吧。” 在手機中,云遮月看到了陸曉授,遠遠的,他正在地上打滾哭嚎,嘴里不清不楚地喊著什么。 也有路人圍觀,但他脾氣很沖,再加上口音問題,交流困難,他直接對那些好心的大人發脾氣,久而久之人就都散掉了。 尹鶴:“還要看嗎,不心疼才怪。” 云遮月關掉手機屏幕,眼睛都紅了,“算了,不看了,接下來去哪兒?” 尹鶴啟動車子,“本來這次是想請你們母子吃個飯的,沒想到那小屁孩這么欠收拾,現在讓他一個人接受教育吧,你帶我觀光一下祁州吧,這里可是久聞大名的。” “我只是小時候在這里住過一段時間,長大后來的也少了,”云遮月抹了抹眼角,“要不去藥王廟吧,逛一逛就可以吃晚飯。” “聽你的。”尹鶴拐了個彎,沖藥王廟而去,路上云遮月又忍不住打開手機,看起了兒子的行蹤。 現在陸曉授已經離開了藥都公園,似乎正在依靠記憶找回媽媽外公家的路,而且已經不哭了。 云遮月很欣慰,就是有一點,他好像方向走反了。 尹鶴對云遮月道,“你兒子能自己找到回去的路嗎?” 云遮月搖搖頭,“肯定不行,他是第一次來祁州,而且不知道我外公外婆叫什么,不知道他們的藥店叫什么,更不知道他們住哪兒里,他唯一知道的可能就是我的名字和電話了,不過他的手機已經被我收繳了。” “如果他聰明的話,就該去找警察,”尹鶴道,“如果警方給你打電話,你一定要拒接,最好讓他在局子里蹲一宿,接收一下社會的洗禮。” 云遮月見尹鶴發表如此高論,不禁氣道,“不是你兒子,你是真不心疼!” 還在局子里蹲一宿,她想都不敢想。 尹鶴笑了,“就算不是我親生的,但我也心疼啊,心疼本來好好一個孩子,硬是給養歪了,趁現在年紀還小,能掰還是盡量掰過來吧。” 云遮月聽著感覺怪怪的,什么親生不親生的,跟你有什么關系。 正當她低頭攪動手指頭的時候,車子停了,“這就是藥王廟吧。” 云遮月又看了一眼手機里流落街頭的兒子,收起思緒,“嗯。” 下了車,作為半個東道主,云遮月開始給尹鶴做起了導游,小時候她是經常來這里玩的,那時候還不收門票呢,當然,也沒現在修繕的這么漂亮。 在藥王廟外面的廣場上,矗立著高達24米,重15噸的鑄鐵旗桿,旗桿上掛有一副鑄鐵對聯“鐵樹雙旗光射斗,神庥(xiu)普蔭德參天。” 另外還有盤龍翔鳳兩神獸盤在鐵柱子上。 尹鶴帶著相機,卻不自己拍照,而是讓云遮月站在旗桿下面,“好,笑一笑,頭微微抬起。” 非常漂亮,就是可惜鐵旗桿太粗了,要不然讓云老師雙腿盤在上面,應該會更驚艷吧。 云遮月雖然按他說的去做了,但事后還是疑問,“干嘛拍我不拍你自己?” 尹鶴笑笑,“這樣將來我寫自傳的時候,就可以一邊看照片,一邊寫,某年某月某日某地,我和云某月共游。如果照片里只有我,我怕將來忘了你啊。 “而且看到照片里漂亮的你,我就知道,那一天,我心情非常愉悅,會勾起我很多美好記憶的,這樣在自傳里也能言之有物啊。” 云遮月的眼神有些閃躲,感覺這家伙根本不像是it男啊,油嘴滑舌的~ 尹鶴捕捉到這一低頭的嬌羞,又拍了一張。 云遮月雙手插兜,“快進去吧~” 兩人買了票進去,4a景區的票價比5a就是便宜,難怪每個4a都有一個5a夢。 進去后,云遮月問,“你知道這藥王廟是為了紀念誰的嗎?” “這我知道啊,孫思邈唄。”尹鶴脫口而出。 云遮月搖搖頭,“錯了,來,讓姐姐給你好好上一課。” 云遮月指著廟內的建筑,“這藥王廟的藥王指的是邳(pi)彤。” “沒聽說過啊。” “邳彤是漢光武帝手下的二十八宿將之一,官至太常少府,相當于宰相吧。” “原來是那個掛逼的手下啊。”尹鶴點點頭。 劉秀:請叫我大魔導師! 云遮月繼續道,“邳彤為政清廉,精于醫理,經常行醫于民間,深得百姓擁戴,死后就葬在祁州。 “在北宋時期,邳彤的人氣越來越盛,幾代帝王對他不斷追封,先是侯,又改為公,最后追封為王。 “于是以邳彤墓為基礎,開始興建藥王廟,后來經過明清擴建,才有了現在的規模,廟內對歷代名醫都有祭奠,畢竟每個年代都有屬于那個時代的藥王。 “而藥王廟的存在也一定程度促使祁州成為全國最大重要市場,每年農歷四月二十八都會有藥材廟會,后來就有了‘草到祁州始成藥’的說法。” “哇,你不會是提前背詞兒了吧,說得真好。”尹鶴無腦吹道。 “主要是從小就跟外公外婆來這里,每次都要聽他們講這里的歷史,”云遮月謙虛道,“哦,對了,我們來的時候,在山門看到的那個‘藥王廟’的牌匾,題字的就是清朝的大學時劉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