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中午飯是四個人一起吃的,趙起武請了馮良奇,還有另外片區(qū)的梁平義和童信杰。 馮大嫂沒來,她還得在家給兒子做飯,趙起武勸了好久沒勸出來。 吃著飯就說起來房子的事兒,趙起武就說了上午看房的情況。 老馮打包票:“沒事兒,老劉家的咱們也沒辦法,不過等晚上回去,我去和老宋談談,他們家肯定賣。” 趙起武解釋:“本來他們開的價我覺得都可以,不過看他們家女主人不太好說話,我才還了個價格。我怕不還價,回頭她再給我加價。” 當時梁平義和童信杰都笑了起來。 老馮也笑,還給趙起武豎了個大拇指:“怪不得小武兄弟能發(fā)財,你這眼光是這個。老宋的那個老婆,就沒她干不出來的事兒。收破爛的走他們家門口撿兩個廢紙板,她都能追著人家要一毛錢。這事兒還得和老宋談,你等著,最多明天我就給你個準信。” 一樣米養(yǎng)百樣人,老話果然都是有道理的。 梁平義好奇的很:“你這么買房子,都租出去嗎?到底準備買多少啊?” 趙起武:“比把錢放銀行劃算呀,有了就買唄!梁大哥童大哥你們要是有消息的話,也給我說說。那個,我答應的介紹費肯定都少不了的,不會讓兩位大哥白辛苦的。” 以前他是羞于談錢的,總覺得太俗氣。可是做生意跑多了,他臉皮就越來越厚,該說就說,那叫一個爽快。 童梁二人客氣了一下,隨即就主動提供消息,梁平義笑著說道:“那你這個錢就掙的太容易了,我們以前和老馮都干的差不多的活,你要說大事兒我們可能不知道,但是這種消息,還真瞞不住我們。” 他們這第一批成管,成員都是做基層工作出身的。特別是像老馮以前那種街道上的,消息不靈通的根本混不下去。 平時轄區(qū)誰家來個親戚他們都能知道,更不用說要搬家賣房子的大事兒。 梁平義說完就介紹道:“我還真知道一家鄰居,單位分了新樓房,現(xiàn)在老房子都搬空了準備賣的。價格和你們說的差不多,不過我們那片在東城那邊,小武兄弟考慮那邊嗎?” “行,反正我也不去住,就是租出去,能租出去我就買。”趙起武答應的很利索。 童信杰看梁平義都說了,也忍不住開口:“我也知道這么兩家……” 趙起武當時就覺得這頓飯?zhí)盗耍挷徽f又加了兩小菜。 …… 人口流動數(shù)量比較少的時候,鄰里之間的關系不管好壞,至少是足夠熟悉。誰家有個風吹草動,瞬間能傳遍整個社區(qū)。 像老馮他們都是本地人,還都是在街頭跑的人,想打聽個消息,那比貼小廣告效果好多了。 一句話的事兒,給別人說也是說,給趙起武說也是說。談成了這句話就值五百塊,談不成也不耽誤自己事兒,誰不樂意? 四個人中午飯吃個差不多,梁平義就著急火燎的,要趁著中午歇班時間,帶趙起武去看那家都搬空了的房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