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果園里面,呂冬拿繩子捆好嘉陵后座上的大號竹筐,跟胡春蘭一起,把裝好鹵煮下水的大餐盒放進其中。 胡春蘭看眼時間,說道:“十點多了,快點去。” 呂冬踹著車,加油門先去大學城。 沒去中心路口,熟門熟路進了派出所。 普通人,派出所熟門熟路不是啥好事,呂冬情況不一樣。 “冬子,來干嘛?”有個聯防隊員看到他,調侃:“又來領獎?” 呂冬解開繩子,也不客氣:“楊哥,過來搭把手。” 聯防隊員過來幫忙,問道:“這是啥?” 呂冬跟他一起架起竹筐:“這不馬上十五,自家做的一點吃的,咱送食堂去。” 正說話,有人從辦公室出來:“這干啥呢?” 呂冬一看是所長,換了種說法:“陸所,這就十五,我大哥光加班,我媽和大伯母怕他吃飯不好,專門給他做了點肉食。我就想著,所里連軸轉加班的不止他一個,不能叫他吃獨食不是?特地叫家里多做了點,大家伙都嘗嘗,咱這也是警民一家親。” 姓楊的聯防隊員給呂冬悄悄豎起拇指,覺悟高,會來事,說話中聽,怪不得所里人都覺得他不錯。 陸所從臺階上下來:“冬子,咱可不能搞歪門邪道。” “不能!陸所你還不了解我,一身正氣。”呂冬故意貧了一句,正色說道:“就我媽和大伯母鹵煮的豬下水,她們親手做的,中午給大家伙加個餐。” 陸所看了眼,說道:“送食堂去吧。”他又對呂冬說道:“呂春暫時被泉南那邊抽調執行任務,一周左右才能回來。” 呂冬臉皮厚,故意說道:“能轉送過去?” 陸所笑起來:“任務期間不能對外聯系。” 呂冬明白了,曾經電視看過類似情況。 第二趟,去了聯合執法大隊,進門之前專門給王朝打傳呼詢問了意見,這點加餐的小吃同樣送進食堂里面。 這是魚水情! 后面,呂冬又去了寧秀鎮府大院,找到那位特別會做事的趙干事,對于呂家村的鹵煮下水,趙干事有所耳聞,特色小吃回去也能哄孩子。 他告訴呂冬,楊烈文正在宿舍里。 今天是國慶節假期最后一天,跟派出所和聯合執法大隊這些基層單位不同,這邊不上班。 楊烈文上午才從泉南回來,正在翻看文件,聽到敲門聲,打開門,發現是小趙領著呂冬過來。 小趙是個心思靈敏的,知道自家領導非常欣賞呂冬。 楊烈文讓開門,叫人進來,問道:“呂冬,你怎么來了?” 呂冬又換了一套新說辭:“這不快十五了,家里煮了點下水。我媽想開個鹵煮下水店,我想著鎮長從城里來,見過大世面,吃過不少好東西,想讓您幫著點評一下。” 楊烈文隔空點點呂冬:“什么時候學的油頭滑腦了?” 仔細想想,這小子確實油滑油滑的。 呂冬笑著說道:“就自家鹵煮的一點東西,也算咱寧秀的特產。” 聽到特產這倆字,楊烈文上心,說道:“行,放下吧。” 他又對小趙說道:“去屋里拿兩盒萊城香腸給呂冬。” “不用……”呂冬推辭。 小趙拿香腸出來:“領導給的就收著。” 呂冬不再推辭,知道這是禮尚往來。 楊烈文招呼呂冬先坐,說道:“呂家村鹵煮下水有很長時間?” 呂冬想想,說道:“嚴格說,上百年有。” “我聽說有家店開到縣城了?”楊烈文問道。 “是,村里做鹵煮下水生意的只有一家。”呂冬說的都是實話:“前兩天剛從村里搬到縣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