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頂著接近11點的太陽,老趙蹬三輪自行車沿學府路往東走,很快來到之前擺攤的地方,這里安安靜靜,一個人都沒有。 那擺攤的小哥嚇破膽,撤了? 不該,明明是那小哥占據上風,既有人又有官面上照應。 老趙接近地方,才發(fā)現不是那么回事,法桐樹上貼了張紙,上面說小哥攤位挪到師大對門了。 “師大?”老趙想了想,沒有停留,蹬著三輪車也去師大。 大學城不太平,那小哥人不錯,又有點能耐,背靠大樹好乘涼。 中心路口往西走,前行不算遠,師大正門條幅高掛,彩旗飄飄,一輛大巴停在門口,不斷有人下來。 就在路對面顯眼的地方,有巨大的條幅橫掛在兩棵綠化樹中間——生活用品,物美價廉。 這與師大在泉南的老校區(qū)一樣,正門都是坐南朝北。 老趙停車,小哥看不到,攤位也看不到。 因為密集的人群將那里圍得水泄不通,有家長,也有學生。 有倆人從人群中出來,明顯是父子,手里的大號黑色方便袋撐得滿里咣當。 當爹的手上一個,兒子手上還一個。 接著一對母女從人群中擠出來,雖然只有母親提著一個大方便袋,但女兒端著的塑料盆里面,放著拖鞋和扇子。 兩對人走了,路對面又有五六個人過來。 老趙有點愣神,這小哥得掙多少錢?一天咋也得幾百塊? 人多才有買賣,老趙很清楚這個道理,趕緊找路口上馬路牙子,推著三輪車來到人群東邊,不敢靠的太近,在距離五六米的地方,放置好三輪車,拿出簡陋的牌子支好。 這邊牌子剛豎起來,就有買完東西的人過來。 “老板,燒餅咋賣?”這人有點吃力的提著大號方便袋。 老趙看到人多,決定臨時提價,咽了口吐沫,小心翼翼說道:“五毛錢一個。” 燒餅不是他自打的,從鄰村進的貨,因為要的多,一塊錢能買4個。 這人二話不說,給了一塊錢:“來倆。” 老趙接過錢,心下喜悅,黑黝黝的面堂笑開花:“好來!” 來人拿燒餅走了,后面很快又有人過來買。 旁邊的攤位不停吸引人過來,這些人大都是外地的,長時間坐車難免肚子空掉,過來買燒餅很少討價還價,一塊錢倆的燒餅賣得很快。 老趙發(fā)現了,這生意做得! 才半個小時,燒餅就賣掉了近50個。 他抽空閑看旁邊,圍著的人絲毫不見減少,那個面相兇狠的小光頭,時不時就從大拖斗里往外搬貨,眼瞅著車斗就要空了。 果然沒想差,背靠他們這棵大樹,真的好乘涼。 老趙覺得,明個……不,下午,可以多進點燒餅賣。 開學人多生意好。 照這形勢,一天賺三四十塊,比端鐵飯碗的掙得多。 老趙燒餅一個個賣出,漸漸多了些想法,大學城就沒見過有賣吃的,鄰家小子說食堂飯菜一般,這幫學生想調劑個口味都沒招。 或許能再賣點別的?閨女下學沒事干,可以拉著她來幫忙。 但做點啥呢? 有時候,人的腦筋很死板,但見識到一些事后,能聯想到更多。 老趙迅速想起年輕時干過的營生,要不賣豆腐腦試試?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