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來兩塊。”那挑籮筐的漢子點頭說道。 “好嘞,給您挑兩塊齊整的。”李嬌娘從獨輪車下抽出捆著的秤,撿了兩塊切得齊整的豬血,抖了抖水,放在秤盤上稱起來。 這秤是駱誠爺爺年輕那會兒做的,很有些年頭了。 他們出來時,一并帶了來。 李嬌娘前世時,跟著奶奶學過稱秤,因為家里忽然破產欠債,年紀大找不到工作的奶奶,不得不做起了小買賣維持生計。 她從十歲起就跟著奶奶出攤做買賣,熟悉顧客們的心理。 李嬌娘有模有樣地秤著,將星號往里撥拉著,讓秤尾微微翹起一點。 這種秤法,分量足,顧客占便宜多。 “這位大叔,您來看看,剛好兩斤,十六文錢。”李嬌娘笑著道,將秤桿遞過去給那漢子看。 如果按著其他老生意人的稱法,會稱出兩斤二兩來,并且不給人看星號標記,匆匆稱完,糊弄一個顧客是一個顧客。 有些老實的人,或是不會看秤的星號的人,就會被騙。 但李嬌娘不同,認認真真老實的稱著,絕不短斤少兩。 為商者,誠信為重,她是這么認為的。 挑籮筐的漢子,對她的稱法十分的滿意,爽快地付了錢。 圍觀的人們見李嬌娘稱秤的份量足,一問價格,也十分地道,不少人都嚷著要買。 有說要買豬血的,有說要豬腸子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