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聽說還是油大的一個學生,真的有這么神嗎?” 宋光遠此時也搖頭苦笑,“嗯,劉尚那小子確實是從我這里出去的。” “也確實是非常不錯,當初放他走,我也根舍不得呢。” “還有啊,我宋光遠可沒你們眼中的那么輕松愜意。” “相反,或許我比你們還要焦頭爛額才是。” “你們可能也都知道,當初我公司的調剖業務擴張的太厲害。” “以至于現在產能過剩,人員極度浪費,這人吃馬嚼的,幾乎每一天都在賠錢。” “所以啊,我這邊的頭疼事還沒有得到解決,也就沒急著跟你們去搶風險措施的業務。” “這也算是因禍得福吧!” 當初劉尚在華海時,以自己超前的技術理念快速打贏了市場。 一時間,華海公司也是覺得前景無限,開始快速的招兵買馬起來。 不到半年時間,就將隊伍擴增到了25支。 單單每支隊伍的設備資金投入,就在50萬左右。 更何況還有每個班組的四名員工呢? 起初,華海公司也確實是得到了好一批工作量。 可是好景不長,很快其他公司也把這種先進技術理念引進了過去。 如此一來,大家就又重回到了一條起跑線上。 由于效果都差不多,華海公司也就失去了調剖措施的壟斷地位。 工作量也就變得非常不飽和起來。 如今,華海公司只有八支調剖隊伍運轉,剩余的17支隊伍閑置。 設備的折舊、損耗,人員的工資保險,可真的不是一筆小數目。 偏偏宋光遠又是極好面子的一個人,不可能將設備賤賣,好容易組建的人員裁掉,被圈內人笑話。 所以,目前的華海公司也是進退維谷,非常的難受。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