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而且,你自己也說了,廠區只剩下十幾年的期限。” “多出來的那么多面積我也根本用不上啊!” 進入到了真正的拼刺刀,討價還價的階段,范世康的眼睛中也沒有了之前的頹廢和渾濁,變得和從前一樣,精明有神起來。 “劉尚啊,其實我同你都一樣,大家誰都想花最少的錢買最好的東西。” “可是這畢竟是一分錢一分貨不是?” “我可以給你看公司的進貨賬目和采購發票,單單是這化工廠的設備,可就花了我1500萬啊!” “如今我把它,還有兩家公司的廠房都賣給你,才要價580萬,難道貴嗎?” 劉尚這時候也是輕嘆口氣,“范總,你說的都對。” “這些賬目和發票不用看,我也知道是真的。” “可關鍵的問題是,你采購和組建的化工廠在風城根本就不適用啊。” “這里根本也沒有可以相互依托的產業鏈和原材料,半成品供給。” “而且最關鍵的一點是,這種化工設備,一旦搭建完畢,再想要拆除賣掉的話,根本就賣不上價。” “而風城本地的那些助劑公司,生產的助劑也都比較簡單。” “基本上幾個一噸容量的反應釜就足夠了,往高了說,頂多他們還會在反應釜上加一套加熱裝置。” “僅此而已!” “不然的話,我想范總你的這個化工廠也不會賣這么久都沒有買家是吧?” 這時候,正滔滔不絕說著自己觀點的劉尚突然間意識到范世康看自己的眼神有變化。 其中有疑慮,有凌厲。 他這是在探尋自己的收購公司的目的和深層次的東西。 幾乎是第一時間,劉尚葉反應了過來,自己剛才說的這些自然是都對的。 但問題就出在自己顯得太過專業和門清了! 于是乎,還不等范世康發問,劉尚先苦笑著攤攤手。 “不好意思啊,范總,我話說的有點多。” “要是有哪里說的過分了,你也多擔待點。” “其實我對這些也是模棱兩可,剛才的關于風城化工產業的觀點我也是平時聽徐教授他們聊天時說起的。”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