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種時候,郁氏也顯示出了當(dāng)年把原主吹成京城第一美人的功力。 郁氏名下的商行,每年都有默默地捐款施粥,救濟窮人,現(xiàn)在這些都被安在了姜大的名上,成就了姜大的美名。 據(jù)說,姜大自知母親疼愛幼子,便不欲與兄弟相爭,這些年都寄情書畫,把自己的一腔熱忱和抑郁都寄托在山水人物之中。 更難能可貴的是他的心中還懷著窮苦百姓,把自己用一筆丹青所賺的銀子,都捐給了窮人。 以云兮的眼光來看,姜大的書畫技藝吧確實還行,但遠遠達不到大家的水平。 但是郁氏把他捧到了道德高地上,給他塑了道德圣人的金光。任憑是誰懷疑他的書畫水平,就要被人反駁:讀書人最重要的品性,是良知!你能畫得比他好嗎?就算你畫得比他好,你有他正直善良嗎? 一時之間,沒有人可以說姜大不好。 姜大簡直成了圣父的代名詞。提起他,就是“有才華”“被弟弟害”“父母偏心”“本不該如此”等等。 這一輩子弱小可憐無助被忽視的姜大,從來沒有得到過這么多的贊譽與肯定。 這么一來,他就為了云兮的事業(yè)越發(fā)地盡心盡力。這才一開始呢,他的生活就發(fā)生了這么大的改變;要是真的讓他做上了侯爺,那他的人生,豈不是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 是不是連他的母親,都會刮目相看,承認自己當(dāng)初看錯了,他姜子誠,明明比他弟弟出眾優(yōu)秀! 這會兒,哪怕是姜老太太都拉不住他了。 他比郁氏、云兮還要積極。 姜老太太自然也感覺到了自己大兒子的變化。她震驚而暴怒,可是卻一點用都沒有。 京城的風(fēng)向早就已經(jīng)發(fā)生了改變。 云兮知道火候差不多了。 于是,她對姜老太太和姜二下了最后的通牒,“如果再不把爵位給我爹,我可不敢保證,明兒個二叔會發(fā)生什么事情!你們不給,沒有關(guān)系,大不了魚死網(wǎng)破。爵位被圣上給奪去,大家一起做庶民。我沒關(guān)系,但是你們也沒關(guān)系嗎?”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 云兮已經(jīng)證明了自己有魚死網(wǎng)破的能力,而她現(xiàn)在真的有這個決心。 姜老太太還有點猶豫,可是姜二卻斷然拒絕。 姜二最近都不能出門,公事也被薅了。他天天蹲在家里,可是哪怕是丫鬟和小廝,似乎也對他竊竊私語。 二房整日里更是雞飛狗跳。 他發(fā)現(xiàn),自己這個看上去柔柔弱弱的侄女,真的很有本事。也不知道她到底干了什么,自己就變成了臭水溝里的老鼠。 與之相比,他的大女兒卻成事不足敗事有余。 他天天躲在家里打老婆孩子,自暴自棄,卻死活不肯松口放棄繼承人的位置。 他也發(fā)下了大話,“反正我已經(jīng)是這樣了,大不了大家一起一了百了!我做不成侯爺,姜子誠也別想做!他以為自己是誰,從小到大都是個病秧子,他這輩子就該給我讓路!以為有了個好女兒,就想奪我的東西,他也配?大不了大家一起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