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梅州越是發展,對周邊的百姓的吸引力就越高,對于人口的虹吸效應,就越明顯。 宋滅后蜀之后,蜀地的官場因為宋廷的政策,大批上層人士例如官員、貲財者被移居出蜀,前往宋朝京城,所以這段時期,算是宋廷對于蜀地官場掌控的微弱時期。 蜀地百姓的出行,除了要受制于亂兵賊匪之害外,官方上的掣肘基本上已不存在。 梅州的貨物流通天下的同時,也將梅州的富足情況,流傳到了蜀地大部分的地方。 一些具備冒險精神的百姓,紛紛舉家尋機前往梅州,以獲取更好的生活。 但是此時,梅州的戶籍政策,在完成均田政令之后,已經開始調整,這些后來者,如果不是某些方面才能出眾,已經不可能輕易獲取梅州的戶籍。 不過對于這些從各地來到梅州的蜀地百姓,趙原也沒有拒絕他們入境,而是以招募的形勢,在梅州做工,根據表現,三到五年內,方可獲取梅州的戶籍。 蜀地之外,越演越烈的趙學風波,因遲遲得不到趙原這個始作俑者的回應,加之趙匡胤始終曖昧的態度,已經開始有慢慢降溫。 不過趙原的學識,終究借著這股風波,傳揚了出去。 寒冬里的梅州各地,繁忙的建設并沒有停下,自從蒸汽動力機陸續投入生產之后,在產出貨物大量增長的同時,對于各種原材料的需求也急速增長著。 梅州最大的運輸隊伍——兄弟物流,在陸續擴張了數次之后,現在又開始面臨人手不足的考驗,這一年多,這支已經成熟的物資運輸隊伍,不僅人員擴張到了數千人,而且運輸的主要裝備也升級換代了數次。 外地的其它從事鏢行、商隊的人,從兄弟物流運輸隊這里,看到了他們優良的運輸工具,梅州的車馬工坊,在跟著兄弟物流部陸續擴大生產規模,滿足兄弟物流的需求之后,已經開始向外界供應新一代的運輸車輛。 同時,車馬工坊,還接到了不少高端馬車定制的訂單,有來自梅州內部的,也有來自梅州以外地區的。 “把頭,往年到這個時候,兄弟們基本上都休息了,今年,還有那么多貨物的運送任務沒有完成,看來是要干到過年了。” 一條凹凸不平的金州官道上,一支兄弟物流運輸隊,數十輛裝載著滿當當貨物新式馬車,在運輸隊隊員們小心的驅使下,緩緩地行進著。 寒風呼嘯,夾雜著雨點的雪花,拍打在運輸隊員已經凍紅的臉上。 “天氣不好,我們的速度快不起來,沒有辦法,外面的道路,比我們梅州差遠了。” “什么時候,刺史大人能將這些路也給修一修就好了。” “你小子就別指望了,憑什么花我們梅州的錢財物資,來給外界修路?” “把頭,我就說一說,聽說刺史大人準備造船,使用水運,將我們梅州的貨物用送出去,然后運送收購的原材料回梅州?” “怎么,你小子想去行船?” “嘿嘿,我想著行船總比趕馬車輕松,不知道要等多久,刺史大人才能將船造好。” …… 自從梅州詩詞文化節舉辦,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四個多月,這四個多月里,梅州上至官場,下至百姓,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趙原派往宋廷朝貢玻璃飾品的張序一行人,這四個多月里,已經陸續往返了兩次梅州與京城的,每次都會帶著趙原送往朝廷的貢品。 梅州在趙原的主導下,不斷加深著與朝廷的聯系。 “愛卿,現在的梅州怎么樣了?”把玩著一顆滾圓的玻璃球,趙匡胤想起了趙原,向趙普問道。 “回稟陛下,臣一直關注著蜀地那邊,派往蜀地的官員,已經陸續到任,梅州刺史趙原,已經將新幣發行遍了蜀地,并且在各地都修建了梅州錢莊的分號。” “梅州那支軍隊的底細,打探清楚了嗎?” “打探清楚了,梅州的這支軍隊,人數在六千人左右,不僅裝備精良,而且訓練有素。” “六千人,一個小小的梅州,竟然能養活一支六千人的軍隊,真是不敢想象!” “陛下是想?” “這么強的一支軍隊,留在那邊,不是好事!” “臣贊同,不過趙原對這支軍隊看得甚重,恐怕不會輕易交出這支軍隊?” “愛卿你們多想一想辦法,趙原不是答應朕,開年之后,就會出軍平叛嗎,到時候,我大宋的軍隊,一起出軍!” “是,陛下。” 趙匡胤自從登基,對軍隊的掌控,一點都不敢大意,將宋朝的所有軍隊,整體上一分為二,一部分駐守京城,一部分在外地或邊境駐守,其中駐守京城的駐軍,數量上是多與外地任何一地的駐軍的。 梅州工坊軍,是現在宋朝控制的范圍內,趙匡胤目前唯一把控不到的軍隊。 這支工坊軍雖然人數不算多,但是作戰能力,卻可以輕松戰勝宋朝的數千軍隊,趙匡胤數次或明或暗派人出使調查梅州之后,在梅州對大宋的態度上,基本上已經不再擔憂,但是這支情況不甚明了的工坊軍,卻成為了他新的顧忌點。 好在趙原比較聰明,雖然跟宋滅后蜀之時,雖然跟大宋的軍隊起了一番沖突,但是還留有緩和的余地,布置的先手在這起事件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后來趙原的主動上表,緩和了與宋廷的關系,同時,也決定了現在梅州的特殊地位。 梅州現在先進的生產力水平以及梅州新幣的影響力逐步擴大,梅州的特殊地位也會越發的鞏固。 ……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