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春娘和侍女一塊住,住在西河邊上的一所民居里頭,民居是租的,往日春娘在畫舫里頭接客,白天才回到家里睡覺,和周邊的百姓很少來往。 且大家都知道她是做什么營生的,一般不愛與她往來。 畫舫的媽媽說春娘有兩天沒來,當時還以為她來月信了,因為當天晚上接完客人之后,春娘就說肚子疼,許是要來月信了。 畫舫的姑娘來月信是休息的,媽媽因此也沒催,只叫了其他姑娘頂替春娘。 這種小畫舫里頭,一般只有一兩個姑娘,最多也就三四個,但是因為春娘的相貌好,才情好,加上有固定的恩客,所以,這小畫舫里基本就她一個姑娘,她沒來上工,才會叫人頂替。 媽媽到了京兆府作供,她說那天她沒有在畫舫,所以沒有看到那奇怪的客人。 媽媽對春娘也有些不滿意,道:“自打傍了一位貴人之后,就總是隔三差五地要請假,這個月已經(jīng)連續(xù)請了七八天,沒想如今還出了這樣的事,這可叫我怎么辦啊? 這畫舫的銀子還沒還清啊,我當初就說,不能光用她一個人,如今好了,還欠著千多兩的銀子沒還啊,怎辦才好?” 媽媽說著,就頓足抹淚。 齊王聽到這里,忽地心念一動,問道:“她這個月有七八天沒去了? 那這個月的初八,是否她在畫舫上?” 媽媽搖頭,“民婦不記得了,要回去看看記錄才知道,民婦有記下的。” “來人,帶媽媽回去一同看,看看初八晚上,到底是不是春娘在畫舫上。” 齊王馬上就下令。 宇文皓給了齊王一記贊賞的眼神,他的心思算是縝密的了。 宇文皓放心把這里的線索交給他與府丞,他則繼續(xù)帶人出去排查。 不過,齊王雖然想到了一個重要的點,但是捕頭帶回來的消息卻讓他失望了,因為,出事的那天晚上是春娘在畫舫上,不是那頂替之人。 如今唯一的線索,在那沉在河底的黑衣裳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