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原來,這姑娘是當初南宋國子監(jiān)祭酒王文富的女兒王怡源。 王文富當年在臨安時和文天祥是至交好友,恰時南宋朝廷孱弱,佞臣當?shù)溃奶煜闆Q心匡扶社稷,但王文富卻對南宋朝廷不再抱有多少希望,黯然選擇歸隱,其后便帶著家小往南逃避戰(zhàn)亂,從臨安到江南,又從江南躲到這廣西。 忽必烈揮軍回中都奪取皇位時,兩國大戰(zhàn)暫歇,王文富本以為總算能過上安穩(wěn)日子,便在潯州安頓下來,開辦學府,教導子弟。但不曾想想,沒幾年元軍又侵犯過來,廣西也陷入戰(zhàn)亂,他不知道自己還能再跑到哪里去,又舍不下相鄰多年的鄉(xiāng)親們,只能組織鄉(xiāng)勇留在村中。 雖然前不久聽聞文天祥兵到廣西,但他擔心遇著元軍,是以也沒有趕過去相見。 如今文起意外跑到村中借馬,可算是天賜的緣分了。 王怡源聽文起說及奶奶和大哥都被拖死陣前,文天祥又吐血暈厥,也是止不住的淌出淚來。 她想要安慰文起,卻又不知道該怎么說才好。她到底,也還只是個年方十六的姑娘。 兩人這般從幼時聊到現(xiàn)在,又聊到平南之危,直到深夜時,才各自睡去。 文起得遇未婚妻子,又見妻子長得貌美,而且心懷大義,心情總算是好轉(zhuǎn)不少。 翌日。 天色蒙蒙亮,三軍已用過早飯,趙洞庭率殿前司禁軍、侍衛(wèi)親軍和神丐軍掩起旗幟,挑小路前往平南。而秦寒則是率著已不足八千的討元軍繼續(xù)北行,往昭州而去。他們旌旗高揚,各軍旗幟都有,軍伍又綿延得極長,看起來倒是有數(shù)萬人似的。 趙洞庭念著文天祥,便讓文起到自己車輦中陪著,沒想,文起將王怡源也帶了過來。 其后,趙洞庭在車輦中聽說他們兩的故事,也是大感有趣。 又聽得文起說文天祥只是氣急吐血,以前并無舊疾,更是讓他稍稍放下心去。 現(xiàn)在南宋能夠獨當一面的能臣不多,唯有文天祥一人而已。其余諸如陸秀夫、張世杰、蘇劉義等人,學識是有,但說到底性子太過迂腐,本來張世杰要好些,卻又有排斥異己的老毛病,都只能坐鎮(zhèn)朝廷,處理政務,率軍抵擋元軍,怕莫只有吃敗仗的份。 至于秦寒,趙洞庭仍捏不準他可信不可信。將興國軍交給他,可以說是種賭博。 眼下他也沒有別的法子,只有秦寒真正佯攻昭州,廣西戰(zhàn)局或許能有轉(zhuǎn)機。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