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談妥了?”,市長把目光從窗外收了回來,他瞥了一眼費拉勒,問道,“談的怎么樣?” 回到辦公室里的費拉勒見到了市長閣下,此時他心中復雜的情緒就像是一輛卡車撞進了化工店里,各種反應接連不斷。 唯一讓他感覺舒服一些的,也就剩下胸口口袋里那張屬于自己的支票了,其實答應林奇未必是什么壞事。 市政廳并不為費拉勒這些人提供工資,工資是由市長自己的私人辦公室開支出來的,換句話來說是市長為費拉勒這些人支付薪水,那么這份薪水就不可能太高,這也是為什么他工資只有五百多塊錢的原因,市長很難給他太高的薪水。 其實也能說給不起,只是很難給的太多,費拉勒這樣屬于市長閣下私人辦公室成員的工資,包括了私人辦公室的開銷,都來自于資本家捐贈的那些政治獻金。 政治獻金的運用也有一定的標準和要求,并不是說資本家把這筆錢給了政客,政客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了,它有一個相對完善的流程,并且還受到監督。 費拉勒這樣受雇于市長閣下的個人幕僚的工資如果過高,負責監督這筆資金使用的小組就有權力降低費拉勒的工資標準,或者要求市長把他開除。 這是一個非常嚴謹復雜又很滑稽的流程,簡單一點來說資本家把錢給了政客之后又要防止政客只拿錢不辦事,同時還要預防政客們的貪婪擴大化,所以他們想了一大堆方法來限制這筆政治獻金的使用方法,直到符合某些需求時,這筆政治現金才能夠最大限度的無條件被支取。 但是在這之前,它必須按規矩來,很多雙眼睛都在盯著他們。 同時這也成為了類似費拉勒這些幕僚最大的弱點,或者說工作上的缺點。 一旦他們因為某些原因被開除,他們就很難再找到相同的工作,哪怕他們去一般的企業,企業也很難給他們一份滿意的工作,所以即使他們在外面受到了一些委屈,也要盡量的忍下來。 將來如果有一天市長在政治上能夠實現自己的抱負和理想,他們未必沒有機會從幕后走到臺前。 在聯邦的歷史上,有很多幕僚轉為政客的例子,他們幫助他們原來的雇主實現了人生的理想,自己也獲得了足夠多的經驗,更重要的是他們獲得了資本家的友誼。 有資本家支持他們,加上他們的經驗,閱歷,就很容易獲得成功,這也是為什么林奇表現的有些強勢,費拉勒也沒有抗拒的原因。 一來鬧的太難看,林奇拍拍屁股一走了之,人們只會說他的政治立場和市長的政治立場不在一條線上,所以他離開了。 但費拉勒就很容易出問題,人們在談論林奇的時候,也會談論到市長,一個市長逼走了一個資本家這不是一個好笑的事情,這會讓更多的資本家警惕起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