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在角落處,坐著兩男子,看相貌應該是父子倆,正是楊慎一和楊翯。 幾年過去,楊慎一相貌老了一點,但不是很明顯,反而更多了幾分豁達出塵之氣。楊翯卻是老了十幾歲一般,還時不時咳嗽幾聲。 “三郎,這次政議兩院開會,你可以請假的,何必強撐著去呢?”楊慎一勸道。去年他突然被授予弘文院大院士之銜,順理成章地進了資政院,成了一名資政大夫。而他的兒子楊翯,在一路煽動策劃作亂不成,奇跡般地全身而退,蟄伏了不過半年又憤然出來競選縣郡評議員,然后神奇地被選為直隸省評議員。今年年初,直隸省有五位通議大夫任期到了,楊翯又當選為直隸省通議大夫。 “不,父親,前些年我中了劉四郎的圈套,咳咳,居然成了他的馬前卒,害死了那么多同仁義士,成了儒生士林的恥辱和笑柄,我不甘心!我決計好了。我要組社結黨,利用通議大夫這個身份,好好跟劉四郎斗一斗。我就不信,他的治國策略算無遺策。” 楊慎一知道自己兒子有些魔怔了。 前些年,楊翯為了反對劉玄暗黜儒學,大行格物、白話文、簡體字等異端邪學,從直隸一路南下,串聯煽動各地士林儒生。當時確實鬧出很大的動靜,直隸、嶺東、河南、河東、江淮、江蘇、浙江、江西、兩湖、四川,連云貴兩廣都有士子文人鬧事,甚至有人勾連山賊盜匪,打出“清君側、靖國難”的旗號。 只是這些行動都被各地警政署一一彈壓,那些作亂的則被改為國民警備隊的郡軍民兵一一擊破,連駐守各地的陸師常備軍都沒有出動。后來楊翯才知道,他的行蹤早就在調查局的密切掌控之內。人家跟著他這條藤,摸出了無數的瓜。到最后,楊翯氣得去出首,想求成仁。只是被調查局遞送京師后,劉仁親自出面,把他呵斥一頓,說他這么大個人了,還不知事,只知道到處瞎胡鬧。 然后一個查無實據把楊翯給放了,直接送回灤州楊慎一身邊。到這時,楊翯才明白過來,感情自己被利用了一把。 “三郎,沒用的。就算你抓到漢王施政錯誤,你在通議院彈劾,也只能逼尚書仆射總理的內閣辭職而已,連中書省那里都傷不到。漢王只需重新任命一位尚書仆射,再次組閣就好了。” 楊翯默然了一會,又憤然道:“父親,我知道,我就是咽不下這口氣。我已經想好了,到了京師,就招攬集結一批志同道合之人,組建尊儒學會,以此為骨架結黨組社,與劉四郎抗爭。他不是遙控著資政院通過了《社會團體組織法》嗎?我要看他怎么搬著石頭砸到自己的腳。” “三郎,你還不清楚漢王的心思和用意嗎?如無十全把握,他怎么會頌布這樣的律法。他放過你,又暗中扶植你當上通議大夫,就是看中你恨他入骨。”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