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幾個官吏的聲音低了下來,在窗外熙熙攘攘的聲音中變得有些飄忽。 這一桌是幾位商人,看樣子在灤州剛談成一筆大生意,滿臉紅光。 “真是想不到啊,這丁巳西征債券最開始的價格是九十一兩,后來漲到了九十五兩,現(xiàn)在最新價是一百一十三兩,還有價無市。買的人都發(fā)財了。當初我怎么就沒有多買呢?” “王兄,你少在這里得了便宜還賣乖。你好歹還買了,當初我可是一點都沒買。不是我不買,只是當時我去了琉球郡,回來時已經(jīng)沒貨了。” “少來。當時漲到一百左右時,波動一次,不知誰傳了謠言,誰打了敗仗,價格猛地調(diào)到九十五六,不少人在拋售,宋兄,當時你怎么不買些?” “王兄,打人不揭短!你話過了啊。”有人笑呵呵地說道,“當時那情景,上海交易所的人都慌了,只顧著往外賣,誰敢往里收?能拿在手里的都很算是有見識的。后來謠言澄清了,大家才拼了命地往里收。” “還是這消息不靈便。要是上海跟遼陽與京師之間,有電報就好了。什么事,打份電報過去,那邊立馬就回信,多好了。” “誰說不是。不過朝廷現(xiàn)在正在大修這電報,現(xiàn)在正在架設(shè)京師到金陵、上海、蘇州、杭州、明州,京師到太原、汴梁、西安這兩條電報線。” “電報線好說,埋桿子,拉電線,再修電報房就好了。要是各處都能通上鐵路就好了。遼陽到京師,一千五百里路,一天一夜就到了,多便利啊。” “得隴望蜀了。”幾個同伴笑了起來,一個老成男子說道:“總是要修的,這次京遼線修通,加上關(guān)東修好的沈金線,已經(jīng)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后面只要舍得投錢,多招人,肯定會大修各處鐵路的。” “金兄說得極是,以后這鐵路債券和股票,怕是一條財路。你們沒看,京遼鐵路社的債券轉(zhuǎn)股票后,就跟那火車頭一樣,一往無前了。” “是的是的,幸好這回小弟機靈,搶得了一些股票。” “哈哈,蘇兄要發(fā)財了,請客請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