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會東華門前站著二十余位小黃門,等著保和殿傳訊息出來。 “奉旨!欽點隆慶壬寅科殿試三甲,南直隸鄉試拔貢盧介瞻…嶺東鄉試拔貢丘好問…國子監拔貢徐文禎…河東鄉試拔貢虞文彬…,計八十一人,賜同進士出身,授正九品修職郎,領翰林院弘文館校書郎。” “奉旨!欽點隆慶壬寅科殿試二甲,江南西省鄉試拔貢夏莫言…遼東鄉試拔貢潘籍…南直隸鄉試拔貢顧仝,計七人,賜進士出身,授從八品承事郎,領翰林院成均館正字郎。” 潘籍運氣好,加上臨場發揮得好,殿試的策論做得花團錦簇,被眾宰臣舉為上優,又中了隆慶帝心意,竟然被點了二甲,入了成均館正字檢校,充為庶吉士。 這二三甲唱名花了差不多半個時辰,接下來是最激動人心的時候,是欽點一甲的狀元、榜眼、探花。 “奉旨!欽點隆慶壬寅科殿試一甲第三名,國子監拔貢沈自省,授正八品承務郎,領翰林院成均館檢校文字。” “奉旨!欽點隆慶壬寅科殿試一甲第二名,南直隸拔貢李桂芳,授正八品承務郎,領翰林院成均館檢校文字。” 一甲前三位每一人唱名相隔半刻鐘,從東華門一直唱到東安門。而東安門前聚集了無數的人,有各貢士家眷,有未中試的拔貢舉子,有看熱鬧的京城百姓,還有各府上來打聽消息的仆人。 此前探花和榜眼的唱名已經讓眾人一片沸騰,但很快大家都屏住呼吸,傾聽最重要的唱名。其實到了這個時候,不少人都知道今科的狀元郎是誰了,但依然壓抑不住激動心情。知道和東華門前唱出來的,有著天壤之別。 “奉旨——!欽點隆慶壬寅科殿試一甲第一名,北直隸鄉試拔貢劉玄,授從七品宣教郎,領翰林院成均館都檢校文字。” 尖銳的聲音從東華門那邊響起,極有韻律,如同是唱詞頌歌一般,飄飄悠悠,晃晃蕩蕩地就傳了過來,如同是一根鋼絲弦兒從空中飛拋了過來。聲音越來越近,也越來越清晰。最后一個小黃門站在東安門城樓上大聲唱道:“奉旨!欽點北直隸鄉試拔貢劉玄,為隆慶壬寅科殿試一甲第一名,授從七品宣教郎,領翰林院成均館都檢校文字。” 哄地一聲,整個東安門都沸騰了! “狀元郎出來了!” “今科狀元郎是我們北直隸鄉試解元!還是今科會試的會元!”有知道的人大聲道。 “連中三元,狀元及第,而且是師生同為三元連中!狀元及第!此乃前隋唐行科舉以來,千年未有之盛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