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洛陽傳信之人乃是管彥親信小七,當初管彥為引公孫瓚合攻袁紹,遣派小七,在陽城之戰中,成功的讓公孫瓚之弟公孫越被流矢射死,因此得讓公孫瓚遷怒袁紹,以達管彥目的,完成任務后,管彥已經兵發冀州,小七便留在洛陽,主持管彥府中的安全事宜。 小七沒名沒姓,從參加管亥的黃巾軍開始,大伙便都稱呼其為“小七”,哪怕做到了管彥的親衛統領,眾下屬也是稱呼為“七統領”,本來管彥也未曾特別在意這事,可是周倉的離去讓管彥深受感觸: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個會先來到!追謚官爵,是對死者功勞的最大認可,可這好歹要個名字,而且現在自己官越做越大,小七也會水漲船高,總是被人叫做“七哥”“七將軍”好像是起的外號一般,于是管彥為小七的將來計,也為了紀念周倉,特給小七賜姓為“周”,對外喚做“周柒”,管彥還是依舊叫他小七。 小七疾行一夜六百里,未進滴水,中途換了三匹馬趕到了河內,見到管彥時,小七的腿甚至已經麻的不能合攏。 “主公!”小七舔了舔干澀的嘴唇:“大夫人昨夜腹痛,即將臨盆!” “什么?!”管彥呼的站起身來:“老典跟我走!”說著管彥立刻向馬棚跑去。剛走幾步,管彥又覺得自己似乎應該有些交代,忙又回頭向眾人說道:“大軍回京,由戲志才主持,小七隨大軍共返,吾與典韋先回!”戲志才躬身領命,管彥又想起一事:“對了,元龍,子龍那邊身體未愈,幫我照顧好!”管彥說道這后半句時已經是邊跑邊回頭喊了。 不一會,只聽兩聲嘶鳴,管彥和典韋便絕塵而去。 樹杈上干叫的烏鴉傳在管彥耳中仿佛在為自己祝福,馬蹄濺起的淤泥拍打管彥的衣服上仿佛是在給自己鼓掌,呼嘯的風沙吹卷在管彥的面龐上仿佛是在給自己歡呼……總之,此刻世間的一切都是美好的! 管彥不時在馬背上站起身來,馬鞭揮舞,口中大聲喊叫,頗為興奮。管彥一連串的異常舉動,讓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典韋都不禁咋舌稱奇。 天明又夜黑,月上梢頭,洛陽城中新換的“大司馬府”的牌匾,在火紅的燭光照耀下熠熠生光。 大司馬府因為黑夜的來臨而燭火通明,府中人影穿梭,卻又一個個低聲細語,生怕聲音太大影響了此時正在陣痛期的大夫人蔡琰。 大司馬府外各處街道有管彥留守的黃忠率領這一千羽翎軍護衛,府內訓練有素的護衛三百人各自把守府中要處,戒備森嚴。管彥尚無子嗣,蔡琰又是正室,嫡子的出生自然讓管彥一系做好最充分的安全措施。 “這都一晝夜了,吳太醫,是否要看下啊?”院中說話的,正是管彥委派坐鎮洛陽的沮授,此時他的目光時不時地擔憂著看向內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