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知為何,趙云看著管彥心中忽起漣漪,眼中泛起了一層縈霧:“大司馬費心,云已無大礙!” 坐在趙云塌邊,管彥看著趙云地臉色放心的點點頭:“那便好啊,子龍,自冀州一別,你我已有五年未見了吧!” “是??!”趙云閉上雙眼,眼中縈霧凝成了一絲淚水自眼角流下:“沒想到,一別再見,云竟是如此境地!”趙云心中憤意澎湃,猛然坐起身來,劇烈咳嗽了幾聲。 管彥見狀,忙輕拍趙云后背:“子龍啊,莫要激動!” 趙云一把抓住管彥地手,雙眼瞪著,血絲凸現:“文德,我不甘啊!” 趙云心潮涌動,雙手不知因為太用力,還是因為力氣不足而顫動不已,管彥忙安撫勸慰,生怕趙云又因過于激動而又毒傷復發。 良久后,趙云心情才平復了些許:“大司馬,云失態了!” 管彥笑了笑說道:“子龍,我還是希望你喚我表字為好,你我雖未共事,卻已相識七年,叫‘大司馬’,生分了!” 管彥的性格,趙云自認為真的把握不準,當年在銅錢谷大敗時作出了“昨日功名濤拍岸,而今一曲聲半斷”的頹靡之句,卻又能在冀州王芬自立偽帝時喊出“茍利國家生以死,豈因福禍趨避之”的大丈夫之言,實在是捉摸不透。不過經過數事,趙云越發覺得管彥深不可測,而自己卻是井底之蛙:先是銅錢谷外,因管彥的一首詩,趙云覺得管彥志向薄淺,難成大事,而如今管彥卻已成為大漢大司馬,手握雄兵,傲踞天下;再看當年冀州城外,管彥私放張燕,趙云覺得管彥縱賊為患,乃是禍國殃民之徒,若不是臧霸在場,恐怕趙云當場就要手刃管彥。最后就是趙云不遠千里投靠公孫瓚,本以為自己所投明主,必能成一番事業,可自己最后卻落個被下毒追殺的下場,實在令趙云唏噓不已。 若是多番判斷失準讓趙云自愧不已的話,那管彥不計前嫌,冒險相救便是讓趙云感恩萬分了! 男兒在世,當問心無愧!相至此處,趙云一咬牙,提著一口氣,奮力一個翻身,跪倒在管彥面前:“若大司馬不棄,云愿效犬馬!”趙云毒傷未愈,這突如其來的一個舉動,耗費了幾乎所有精力,豆大的汗珠立刻從趙云額頭溢出,“嗒嗒”的滴落在地。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