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說罷,他便示意薛莫憐跟著自己離開,如果不走的話,說不定熱心的村民還會將他們留下開個感謝宴什么的,但其實這些村民自己飽腹都是問題,不能讓對方鋪張浪費。 一開始其實玄生遇到這些生活貧困的底層人民還會施于援手,給他們留下些錢糧,但后來他發(fā)現(xiàn)這么做其實沒什么用。 是治標不治本的,這個世界就是這樣,總會有他不知道的地方,有生活更艱難的人,他幫不了太多,人終究還是要靠自己的。 他誦讀佛經(jīng),佛經(jīng)上向世人宣揚來世,這一世要多做善事,這是在修善因,來世就能投個好胎,擁有美好的人生。 許多來明覺寺上香的人都信這個,不論是凡人還是修士,他們虔誠的跪在佛像前,默默祈禱,然后投入金銀財寶或是靈石,也不知道有沒有用,圖個心安。 玄生不是很理解,曾經(jīng)詢問過方丈大師,問世間究竟有沒有真正的輪回。 方丈大師說是有的,他對比古籍印證后也同意方丈大師的說法,可他又問,那善人來世真的就會有福報嗎? 方丈大師卻出奇的搖了搖頭,說他也不知道。 玄生就很好奇,方丈大師作為當世最強的佛門修士,活了近九千萬年,所有經(jīng)文典籍他都度過,走過世間繁華,也跨過大河山川,最終歸隱寺內,這樣的大智慧者居然都搞不懂嗎? 這可是他們佛門中最要點的幾種說法,也是最初最基本的,世人都信,可方丈大師沒有說他不信,他只是說他不知道。 玄生也不知道,但他只能讓自己信。 因為方丈大師有句話他還是贊同的,不管來世是否會享有福報,但你去行善為何要抱著那么強的目的性呢? 行善本身就是會給人帶來快樂的,這也是修心的一環(huán),多結善因,終成善果。 他記得在櫻花樹下,方丈大師摸著自己的腦袋,低聲道:“玄生啊,莫要寄托于來世,此世成佛,才是正道。” “喂,笨和尚,你在發(fā)什么呆呢?” 兩人此時坐在飛舟上,天上的浮云劃過人的臉頰,感覺有些冰涼清爽,薛莫憐的話將他從思考中拉回現(xiàn)實。 “沒什么,只是在想我們接下來去哪。” 玄生拿出一份地圖,上面標記有各個紅圈,那都是今日里在牧神國內爆發(fā)魔禍的地點,這是他們在各大城鎮(zhèn)中搜集來的信息。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