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寶藏什么的沒找到,就找到了一具枯骨,一柄青銅古劍,讓蘇銳心理頗為不滿。 古劍肯定是古董,回頭得成列到博物館。 窮的叮當(dāng)響的地方,居然沒有任何東西留下來,才讓人失望。 留幾個字也好啊! 石門上倒是有兩個字,其中一個有點像“水”,但古文知識匱乏的他不敢確認(rèn)。 回頭還得找考古專家來一趟。 洞內(nèi)的東西沒人敢碰,生怕破壞現(xiàn)場,專家來了也無法破解巖洞主人的秘密。 直播間的粉絲們也被這神奇的巖洞搞蒙了: “又是石門又是灶房的,那個巨大的骨架應(yīng)該是個很有權(quán)勢的貴族。” “看不明白,神經(jīng)病把自己鎖在石洞里等死,卻專門安排了人做飯、送飯,到底是幾個意思?” “慘綠慘綠的骨架應(yīng)該有問題。” “我已經(jīng)被慘綠慘綠的冷光源滲怕了,看到這個家伙,就想踩一腳。” “巨人族? 特媽的,站起來身高超過四米的大家伙,居然呆在三米多高的巖洞里,腦袋都抬不起吧?” “他有力量開鑿石洞、雕刻石門,為什么不讓自己住的寬敞點?” “嘿嘿,看到修仙的同道了。” “渡劫期大能,膜拜一下大成的骨骼,或許還能沾點仙氣。” “莫裝逼,裝逼遭雷劈。” “雷電已經(jīng)在趕來的路上,修仙的同道們,一起渡劫吧!” “那把青銅古劍是個好東西,看著金光閃閃的,應(yīng)該還能用吧?” “修仙的道友莫走,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其實水潭周圍疑似有陣法存在,勾畫的很簡單。” “他們?yōu)槭裁床贿M去?” “……” 一行人又返回有灶臺的巖洞,開始探索垂直向下又拐彎的天然巖洞。 這里沒有人工開鑿的痕跡,應(yīng)該是天然生成的巖洞。 地方狹小,不方便眾人進去。 獨自探索的任務(wù),落到一個身材矮小的戰(zhàn)士身上,蘇銳把無人機交給他,負(fù)責(zé)轉(zhuǎn)播巖洞里的情況。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