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陳舟話音未落,楊依依立即說道:“楊院長,理論分析是我和陳舟同學共同完成的,他不能說是輔助。其中用到的引力公式,行星軌道可能的情況,都是我們共同完成的分析。” 楊院長饒有興趣的看了兩人一眼,旋即輕聲笑道:“那理論計算呢?也是你們共同完成的?” 陳舟稍微組織了一下語言:“我們進行了分工,5種行星軌道的原始計算是由我和楊依依同學完成的,后續又經過方結明學長編程模型的驗證,最終得以完善。” 聽到陳舟的話,方結明看了陳舟一眼,心想,我都被夸過了,你們還沒有呢,真不用這么客氣的。 他便出聲說道:“楊院長,理論計算的部分,全部都是陳舟和楊依依完成的,后續修改完善,也是他們修改完善的。” 楊依依也說道:“理論計算的部分,主要都是陳舟同學完成的,并且修改的時候,也是以他為主。” 楊院長笑看著這三人,打趣道:“好了好了,我知道你們團隊和諧友愛。但你們不用這樣,我就是簡單問問,了解一下情況。而且,金牌你們都拿到了,物院也沒有其他的獎勵了。你們不用擔心有獎勵不好分的……” 陳舟三人頓時笑了起來。 笑聲結束,楊院長認真的說道:“理論部分的內容,無論是理論分析,還是理論計算,都是這些年競賽中,我見過邏輯最嚴謹的。對于這次的競賽而言,可以說是最完美的答卷了。真的很棒。” 停頓了片刻,楊院長繼續道:“我猜你們中間,應該有人有著深厚的課題研究功底,對吧?” 說完,楊院長雙眼炯炯有神的看著陳舟。 方結明微微一愣,這怎么比夸我的話,多這么多句?! 可這最完美的答卷是不是太……太夸張了? 而且先前聽陳舟他倆說,不是只有陳舟做過一次課題嗎?怎么就有著深厚的課題功底了? 果然,和方結明想的一樣,陳舟迎上楊院長的目光,輕聲說道:“我只跟吳西平教授做過一次課題……” 楊依依也說道:“我還沒有做過課題……” 方結明放下心來,支支吾吾道:“呃……我也還沒做過……” 馬南頓教授則在一旁笑著說道:“可能他們比較天賦異稟吧……” 這句話倒是提醒了楊院長,楊院長微微點頭,旋即換了一種說法:“我猜你們這次競賽中,有個人是貫穿始終的,不然,這篇論文不可能寫的這么漂亮!” 楊院長話音剛落,楊依依和方結明便同時扭頭看著陳舟,這不就是貫穿他們這次競賽的主心骨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