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6月底,星條國的媒體終于曝出了來自大華國的資本“柔止投資”正在試圖收購華納兄弟影業,并且收購即將完成的消息。 “這是一些時代華納集團內的反對派故意將消息泄露給媒體,想要阻止收購,至少也要給收購制造一些阻力,”顏穎臻冷笑,“不過沒關系,到了這一步,已經誰都阻止不了這樁收購了,除非總統下令,最高法院對收購進行制止。但問題是,總統不會下這樣的命令,大法官也不會干涉。” 正如那些反對派所期待的,這個消息在星條國引起了軒然大波。 “我們要把星條國的驕傲賣給華國人么!這是出賣國家利益!” “不能讓華國人在我們的國土上揮舞著支票,像在超市購物一樣地買買買!我們應該堅決地回擊!” “我們的政客都是小丑!竟然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我們就應該沒收這些華國公司的資產,狠狠地報復!” 明明只是一樁普通的收購,一次普通的商業行為,但是在有心人的推波助瀾之下,竟然演變成了一場小規模的反華運動。 華納兄弟影業,是華納兄弟娛樂的子公司;華納兄弟娛樂是時代華納的子公司。 而時代華納是市值超過1800億美元的傳媒行業巨頭。 不過與地球上不同,蔚藍星這邊,華納兄弟影業經歷了幾次重大的決策失誤,衰敗的跡象非常明顯。 但再怎么衰敗,它也常年都是星條國排名前三的電影公司,制作了無數優良的影視作品,許多人都是伴著它的片頭動畫長大的。 要說它是星條國的標志,那肯定是夸張。 但要說,它是組成星條國形象的諸多符號之一,那倒也沒什么錯。 盡管這些年,華納影業衰退了不少,市場份額在不斷減少,票房營收也在銳減。 但它畢竟還是老字號招牌。 因此,這樁收購確實挑動了很多星條國人敏感的神經。 各地都有民粹主義者小規模地游行,有人舉著標語牌在時代華納集團的大樓前示威,在網絡上也有不少人抗議。 在推特等社交媒體上,華納影業相關的話題也相當火熱。 根據民意調查,約有58%的受訪者表示反感、不支持這樁收購。 31%的受訪者表示說不清,無所謂,或者不關注。 支持收購的人只有11%。 簡直民意沸騰。 但也正如顏穎臻所說,到了這一步,誰都阻止不了這樁收購了。 因為,在大華國,民意即是天心。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