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反復地鳴叫,總有一天,聲音會被人聽到。 總之這是個三觀很合楊立奇胃口的專欄作家。 楊立奇認真看了起來。 李三鳴對這部電影做了細致的分析,很多細節(jié),道具代表的隱喻,一些對白的暗示,甚至一些故意的留白,李三鳴都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楊立奇看得頻頻點頭,甚至有點汗顏:原來我看電影那么不仔細的?錯過了那么多細節(jié)啊。 他產生了馬上去二刷的沖動。 不過還是等等。 等下次和琳琳見面的時候,兩個人一起二刷吧。 他繼續(xù)看下去。 李三鳴指出了很多他原本忽視過的細節(jié)。 比如,李三鳴說:“細心的人會發(fā)現,客串鬼臉樂隊主唱的,正是海明威本人。大家可以去對比一下他在段曉晨演唱會上的聲音。” 還有,李三鳴很堅定地指出:“雖然大家都希望溫欣然和林河能在一起。但是很顯然,這是不會發(fā)生的。就不說歌詞里的暗示了,就說男配3書呆子對林河說過的那句話,只有1.7%的人會最終和初戀結婚。” “我不知道海明威是哪里弄來的數據,我個人傾向于覺得這個數據是他瞎編的,故意弄成這有零有整的樣子,看著好像很真實。” “其實呢,我覺得這里這么突兀的一句話,表面上是體現男配3對林河的嫉妒,以及挑戰(zhàn),意思是‘你成了溫欣然的初戀,這一輪你贏了,但最終鹿死誰手還未定呢,我未必沒有反敗為勝的機會’。其實也就是為了提示大家:林河不會和溫欣然有結果。” 楊立奇仔細思考了一會,不得不承認李三鳴說得很有道理。 但是,其實溫欣然和林河會不會在一起,又有什么關系。 關鍵是,他和琳琳還能不能繼續(xù)走下去? 現在已經是大四。 他們曾經有許多共同的興趣愛好。 有許多一起去做的事。 一起在網吧通宵,一起成立“國術社”。 但是人生未來的路上,他們還能不能找到想一起去做的事呢? …… 即將10點的時候,杜采歌來到“鹿角巷酒吧”。 這也是圈里人開的一家著名酒吧,這里玩藍調、爵士的人會比較多一點。 店老板姓陸,名字很有意思,叫陸名望。 不知道和原主有沒有過交集,總之杜采歌找回的記憶碎片里都沒有此人。 這里因為算是“很有逼格”,時不時會有二三流的歌手出沒,甚至偶爾會有一流歌手來到這里,很多顧客也慕名而來,算是一家網紅酒吧。 所以盡管這里的消費很高,但還是經常人滿為患。 杜采歌來了之后,找半天也沒找到座位,雖然看到幾個空座,但服務員阻止他入座,說這是保留座位。 最后他還是打了個電話給老范,問老范有沒有陸名望的號碼。 老范剛好有。 然后他直接打電話過去,報上名字之后,陸名望很熱情,說自己雖然不在店里,但可以安排人帶杜采歌去他辦公室里坐一坐。 杜采歌謝絕了,只請他幫忙安排一個座位。 很快就有服務員過來,領著杜采歌來到角落,臨時擺了張小桌,放了兩條椅子。 杜采歌坐了沒多久,姜佑曦就到了。 “哥,恭喜啊,電影大賣啊!” 到這個時候,《那些年》的全網銷售已經超過19萬次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