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有溫欣然在下課時埋頭刷題,累了的時候停下,看看教室的角落,林可低著頭信手彈著吉他,長發雖然亂糟糟,但別有一種酷酷的氣質。 這一階段,是在暗示兩個人心中已經有了對方,暗生情愫。 雖然沒有表白,沒有確定關系,但都很在意對方了。 另外,在這一段快速過渡的畫面中,還有他們各自在學校之外的場景。 比如女主角在家里嘗試著做飯,女主角在課后學習跳舞和滑冰,女主角在家里刻苦學習。 而男主角則是在河邊彈吉他,在家里彈吉他,在樓下彈吉他。當然還有看著課本里夾著的一本書鍛煉手速(那個年代電腦還沒普及),桌上的紙巾變少…… 用這些畫面來展示他們的業余生活,來將他們的形象立體化。 雖然此時,男女主角之間已經有了一點小曖昧、小情愫。 但他們之前的那點小曖昧、小情愫還非常微弱。 就如同若隱若現的火星子一樣。 如果一陣風吹來,有可能風助火勢,讓這點火星子燃起來,燒得更旺盛;也有可能將這點火星子直接給吹滅。 如果沒有外力介入,他們彼此都沒有更進一步的想法的話,或許在很多年后的同學聚會上才會再次重逢,淡淡地微笑著說:“其實,當年我喜歡過你。”“真巧啊,其實我當年也挺喜歡你。” 然后相視一笑,回歸各自的家庭和生活。 李三鳴身邊就有這樣的例子。 但這部電影,肯定不會那么平淡吧,一定會有故事發生吧。 這幾分鐘的劇情,雖然沒有對白,但畫面展現的劇情非常清晰,讓觀眾能毫不費勁地把握到男女主之間關系的推進。 而且這部分還有非常到位的配樂,一開始舒緩,甚至有點生硬;隨后變得輕快,就像少年歡快的笑聲;再之后節奏又慢下去,像是浪漫的小夜曲,少年少女之間有了曖昧,四目相接時,有些模模糊糊的情愫。 “這配樂真是絕贊,海明威果然不愧是音樂大師。”李三鳴不由得擊節贊嘆。 想了想,他又默默地補充:節奏把握得非常好。 額,說的是電影的節奏,而不是音樂的節奏。 雖然拍的是小清新的學校劇情,青春電影,青澀的愛情,按理說不合他這個老男人的胃口。 但事實是,他確實看得津津有味,一直到目前為止都充滿期待感,沉浸體驗非常好。 只能說海明威的手法非常高明。 僅僅還只看了10分鐘多一點的電影,李三鳴已經覺得,海明威是個水準以上的導演。 他甚至開始期待看到海明威正式拍攝大電影了。 額,這不是夸張,也不是吹彩虹屁。 只是作為一個影評人,他其實很樂意看到許多不同風格的導演的作品。 每次出現有實力的新人導演,都會給他帶來驚喜。 這段沒有對白、2倍速播放的劇情結束后,畫面恢復了正常播放速度,海明威又開始用輕快而略顯奔放的節奏繼續講故事。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