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此地又窮又人煙稀罕,基本上屬于兩不管的地帶。 對于嘉谷而言,這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 好的地方在于,此地一向不受重視,嘉谷想要承包下來,不會有什么阻撓。 壞的地方在于,想要將這橫跨兩省的大片鹽堿地承包下來,要兩邊奔波,同時取得兩省的政策支持,大大增加了工作量。 王昱業帶著公司的法務部兩邊出擊,分別與地塊所屬縣政府進行談判。 不出意外,雖然面積廣大,但因為是鹽堿地,想要開發要投入巨量的資金,在兩邊的縣政府看來,簡直就是雞肋之地。 如今有企業愿意主動治理開發這塊鹽堿地,還是作為農業用途,沒說的,絕對支持。 擔心治理后的權屬問題?不用擔心,這片土地被規劃為荒地,國家政策鼓勵農業主體在不破壞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優先開發未利用的荒地——這邊的生態環境已經談不上存在了,因此嘉谷的承包有法律依據。 缺乏優惠政策的支持?沒關系,本來就是一塊無人問津的荒地,想要完全開發都不知道要投入多少資金,開發資金的問題政府也難,但是在承包價格上一降再降,基本就是白菜價了。 而且在稅收方面,基于鹽堿地的治理投入巨大,時間跨度也大,給予了嘉谷最大的優惠政策,尤其是前三年直接免稅。 經過一番交涉,嘉谷順利地拿下了兩個村子外這片約二十萬畝的荒灘地的五十年承包權。 其中歸屬于岷省的約有七萬畝,其余的歸屬于江南省。 為了避免以后會產生的糾紛,會分為兩部分開發。 根據北高南低的地形和消費市場的大小,將牧場主體包括乳業工廠建在江南省區域,這樣有利于后續市場的開拓。 岷省部分則將作為牧場的附屬牧草生產基地。 拿下了承包權只是開始,后續的治理才是重頭。 而當務之急的是,要想富,先修路。 這邊無論是通往江南省還是岷省的道路都是土路,而且年久失修,坑坑洼洼的,因為是偏僻荒野,沒有人會閑得蛋疼投入巨額資金修路。 而無論是鹽堿地的治理開發還是后續牧場的經營,都需要一個暢順的道路交通,而且最好是兩邊通往兩省的道路都要打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