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是歷史總會重演-《漢末任逍遙》
第(1/3)頁
且說孫堅飛奔洛陽,遙望火焰沖天,黑煙鋪地,二三百里,并無雞犬人煙。
孫堅眼中閃過一絲陰翳,道,“董卓老賊當真是暴虐無道,吾等還是先滅火再是。”
孫堅救滅宮中余火,屯兵城內(nèi),設(shè)帳于建章殿基上。堅令軍士掃除宮殿瓦礫。凡董卓所掘陵寢。盡皆掩閉。于太廟基上,草創(chuàng)殿屋三間,請眾軍士立列圣神位,宰太牢祀之。祭畢,皆散。堅歸寨中,是夜星月交輝,乃按劍露坐,仰觀天文。見紫微垣中白氣漫漫,堅嘆曰:“帝星不明,賊臣亂國,萬民涂炭,京城一空!”言訖,不覺淚下。
不久后,傍有軍士指曰:“殿南有五色毫光起于井中。”堅喚軍士點起火把,下井打撈。撈起一婦人尸首,雖然日久,其尸不爛:宮樣裝束,項下帶一錦囊。取開看時,內(nèi)有朱紅小匣,用金鎖鎖著。
啟視之,乃一玉璽:方圓四寸,上鐫五龍交紐;傍缺一角,以黃金鑲之;上有篆文八字云:“受命于天,既壽永昌。”
堅得璽,乃問程普。
普曰:“此傳國璽也。此玉是昔日卞和于荊山之下,見鳳凰棲于石上,載而進之楚文王。解之,果得玉。秦二十六年,令良工琢為璽,李斯篆此八字于其上。二十八年,始皇巡狩至洞庭湖。風浪大作,舟將覆,急投玉璽于湖而止。至三十六年,始皇巡狩至華陰,有人持璽遮道,與從者曰:‘持此還祖龍。’言訖不見,此璽復歸于秦。明年,始皇崩。后來子嬰將玉璽獻與漢高祖。后至王莽篡逆,孝元皇太后將璽打王尋、蘇獻,崩其一角,以金鑲之。光武得此寶于宜陽,傳位至今。近聞十常侍作亂,劫少帝出北邙,回宮失此寶。今天授主公,必有登九五之分。此處不可久留,宜速回江東,別圖大事。”
堅曰:“汝言正合吾意。明日便當托疾辭歸,吾早就受夠了那幫鳥人的氣了!”
商量已定后,孫堅密諭軍士勿得泄漏。
-----------------------------------------------------------------------------------------------------
第二日,聯(lián)軍營帳中。
孫堅一抱拳,面做痛苦和抱歉狀的一抱拳,辭袁紹曰:“堅抱小疾,欲歸長沙,特來別公。”
紹笑曰:“吾知公疾乃害傳國璽耳。”
孫堅大驚失色,曰:“此言何來?”
袁紹不咸不淡的白了孫堅一眼,曰:“今興兵討賊,為國除害。玉璽乃朝廷之寶,公既獲得,當對眾留于盟主處,候誅了董卓,復歸朝廷。今匿之而去,意欲何為?”
孫堅死鴨子嘴硬道:“玉璽何由在吾處?”
袁紹心里話,哥不僅有情報來源,而且哥一炸你,你就把全部的底牌都寫在臉上,真當乃公袁本初是傻子不成?
袁紹奚笑一聲,曰:“既然文臺貴人多忘事,那本公不妨提醒汝一下。吾敢問汝建章殿井中之物何在?”孫堅梗著脖子道:“吾本無之,何強相逼?”
袁紹拍案而起,指著孫堅的鼻子喝道:“莫在這里與本公裝傻充愣!作速取出,免自生禍。”
孫堅指天為誓曰:“吾若果得此寶,私自藏匿,異日不得善終,死于刀箭之下!”
眾諸侯紛紛和稀泥道:“文臺如此說誓,想必無之,盟主自是看錯了?”
紹喚軍士出,曰:“汝是不見棺材不落淚!打撈之時,有此人否?”
堅大怒,拔所佩之劍,要斬那軍士。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兰察布市|
乐清市|
灵石县|
常州市|
宝山区|
陇西县|
德格县|
高陵县|
大邑县|
龙南县|
外汇|
安仁县|
资兴市|
武邑县|
思茅市|
河东区|
大洼县|
云浮市|
太湖县|
佛坪县|
丽水市|
剑川县|
张家口市|
启东市|
奉新县|
娄底市|
大埔县|
永善县|
涿州市|
建昌县|
金乡县|
三穗县|
大理市|
平阳县|
和平区|
且末县|
东丽区|
同心县|
专栏|
饶河县|
漾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