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蘇丹大人,夏帝已經向蒙古大汗進軍,發起總攻!” “他們數月內,大小戰斗二十場,終于要決一雌雄。這是我們賽爾柱帝國復國的機會。窩闊臺滅我們賽爾柱突厥,國仇家恨,不共戴天。而夏帝與窩闊臺只是一丘之貉,想要將河中地區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不值得信任。我們只能憑借自己的力量復國。” 賽爾柱帝國蘇丹阿爾斯蘭統帥20萬賽爾柱騎兵,在楚天與黃金家族決戰的戰場邊緣徘徊。 他在等待時機。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阿爾斯蘭恢復賽爾柱帝國的野心,讓阿爾斯蘭對窩闊臺和楚天都不信任,而是想要在窩闊臺和楚天兩敗俱傷以后,奪回賽爾柱帝國的王城。 現在,阿爾斯蘭已經憑借流亡蘇丹的身份,招攬了20萬賽爾柱騎兵。 游牧文明與農耕文明的募兵方式有所不同,青壯牧民可以快速轉職為輕騎兵,所以在阿爾斯蘭的號召下,賽爾柱各個部落的牧民,陸續回到合法蘇丹的麾下。 阿爾斯蘭的騎兵,是左右戰場的一支生力軍,卻誰也不相助,作壁上觀。 “阿爾斯蘭如同狡猾的狐貍,但他的算盤打錯了。無論誰慘勝,也不是他可以竊取成果。留下一支騎兵防備阿爾斯蘭,不必過于在意。” 窩闊臺的大帳,召集所有的武將,分派一支預備隊,防備阿爾斯蘭。 窩闊臺也意識到了,寒冬將至,再與楚天消耗下去,糧草一旦耗盡,即使熬過寒冬,明年也支撐不下去。 “拓跋燾、完顏阿骨打、努爾哈赤奇襲伊犁河谷失敗,難以徹底焚毀夏軍囤積在伊犁的糧草。此時只有齊心協力,方可擊敗楚子謀。” “拖雷,你進攻西側,我親自進攻東側。我相信以你的能力,擊敗西河岸的夏軍以后,渡河包抄東岸的楚子謀,將其斬殺,令百萬夏軍全軍覆沒。” “速不臺、兀良合臺父子,以及哲別,暫時歸我指揮。” 窩闊臺進行決戰前的最后部署。 夏軍兩路推進,中間隔著錫爾河,而窩闊臺也兵分兩路應戰。 窩闊臺相信拖雷的能力,以拖雷的主力,迅速擊敗西河岸的曹操和徐鳳年,然后渡河截斷楚天的后路,與窩闊臺前后夾擊。 這是窩闊臺的計劃。 拖雷神色凝重:“擊敗曹操的事情,就交給我了。” “起大軍,誅強敵!” 窩闊臺做好部署以后,起兵迎戰楚天! 錫爾河西側,拖雷擔任主將,蒙哥、忽必烈、阿里不哥三個兒子擔任先鋒。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