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看到數學公式,威廉的頭痛更加嚴重了,隨即面露苦笑的對哈爾西說: “凱瑟琳,你幫我解釋一下這是什么吧……自從我高中上數學課的時候,撿了一下掉在地上的筆后,我就再也無法直面數學了。” “你這物理物理不行,數學數學不行…幸好伊凡和葉蓮娜沒隨你,不然就廢了…” 哈爾西白了一眼威廉,然后看向她們倆人眼前的公式,對威廉解釋道: “這個公式名為德里克公式,是弗蘭克·德里克于1961年提出的,用來計算銀河系內有多少文明的公式。 其中的n顯而易見,就是銀河系存在多少文明的數量。 r*呢,代表了適當恒星的生成率,例如我們的太陽。 太陽擁有足夠范圍的宜居帶,年齡也是正值壯年的四十至五十億年。 像是我們地球用了三十至四十億年發展生命,而一顆恒星若是在這之前變成了紅巨星,亦或是發生超星系爆炸,那么這顆恒星便不適用。 根據先輩們的演化模型推算,大約每地球年的一年,銀河系會出現一顆這樣的恒星。 即r*等于1。 fp呢,便是恒星系擁有多少大行星的數值,例如我們太陽系,八大行星即為8。 但是我們不能用太陽系的規模和規則,來估算整個銀河系中的恒星系,所以具體數值我們也不能確定。 ne代表這些恒星系的行星中,具有生命進化、衍生和發展條件的行星數量。 任何條件都要想進去,例如大氣層的組成,小行星是否會撞擊,晝夜溫差等等。 fl代表滿足ne條件的行星中,可以演化成具有dna或遺傳物質的生物存在。 fi代表滿足ne條件的行星中,可以演化成智慧生命體,例如我們人類的存在。 fc代表滿足ne條件的行星中,能夠對外界釋放信號電波通訊的概率。。 最后的l,代表科技文明的平均壽命。 以我們人類來舉例,1893年的尼古拉·特斯拉首次展示了無線起,直到現在為134個地球年。 換句話說,是特斯拉讓我們在真正意義上進入了科技文明的時代。” “嘶…” 聽完哈爾西的一連串解釋后,威廉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氣,抬起右手捂住額頭的用力掐捏,試圖讓自己清醒一點。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