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因此,安布雷拉于2020年的2月14日,在巴納德b行星上投擲了六十六顆赫克托2型氫彈,讓行星地表遭受到了毀滅性的灼燒。 但由于該異常生物的特殊性,不排除巴納德b行星上依舊存活大量的異常生物細胞。 所以首顆量子彈的試驗場,為擁有exafanistei級異常生物的巴納德b行星。 . 大西洋點鐘的14:20,負責制造量子彈的鳳凰級航母,進入巴納德b行星的近地軌道。 而第零艦隊則是停泊在距離巴納德b行星,約1etm的位置進行環繞觀察,以避免遭受到量子彈意外爆炸的牽連。 2025年6月24日,09:17時。 在凱瑟琳·羅素博士遠程指揮下,人類首顆量子彈問世,并且代號命名為‘凱文的毀滅日’。 15:24時。 經過研究團隊和凱瑟琳·羅素博士的檢查,已經確認了量子彈的最佳狀態,并由一艘鵜鶘號改造而來的無人運輸機搭載‘凱文的毀滅日’,進入巴納德b行星的大氣層內準備引爆。 15:30時。 當鳳凰級航母與第零艦隊匯合后,代號為‘凱文的毀滅日’量子彈被成功引爆。 在全體艦組成員和作戰人員的觀察佐證下,巴納德b行星已經被量子彈徹底摧毀,而異常生物‘凱文’也徹底被量子彈消滅。 同時,也證實量子彈有能力將一顆類地行星完全摧毀。 . 經過巴納德b行星的試爆,還有制造過程中的各項數據,讓安布雷拉完全掌握了制造量子彈的過程。 但公司所有人威廉·羅素,依舊是以安全為由,不得讓生產量子彈的工廠建設在地球或任何殖民地上。 威廉·羅素在率領第零艦隊和unsc的鳳凰級航母,于6月25日返回太陽系后,讓安布雷拉工程隊在海王星的軌道上,建立一座專門生產量子彈的空間站。 至此,人類掌握了破壞一顆類地行星的能力。 結尾: 量子彈的制造過程并不困難,而且只要按照凱瑟琳·羅素博士基于的公式保存,不讓量子彈進入糾纏反應,那么量子彈在理論上是沒有任何的危險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