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123.囑咐-《神豪從大富翁游戲開始》


    第(1/3)頁

    早在遠古時代,我國已有核桃生長。文玩核桃起源于漢隋,流行于唐宋,盛行于明清。

    核桃被拿來揉手始自明朝,開始時只是宮廷琴師鍛煉并保持手指靈活性的輔助工具,經過長期摩挲后,核桃紋路變得絳紅圓潤,包漿光澤如玉如瓷,被其他宮人們喜愛,逐漸普及開來,成為養生的器具之一,隨之慢慢傳到民間。因核桃在民俗中本有吉祥寓意,很容易被老百姓接納,把玩的人越來越多,形成了一種風氣。明朝天啟帝朱由校務于木工,還喜歡玩文玩核桃,親自動手,雕刻核桃,故有“玩核桃遺忘國事,朱由校御案操刀”的野史流傳民間。

    清朝時期,文玩核桃達到發展的高潮。乾隆皇帝本人喜好清雅古趣,核桃的紋路成色所孕育的自然野氣、長久把玩后的金石之聲合乎他的口味,他因而對揉手核桃格外喜愛。據傳,他曾賦詩:“掌上旋日月,時光欲倒流。周身氣血涌,何年是白頭?”

    文玩核桃之風也借此達到鼎盛,被當時朝野文人歸為“四雅”(核桃、鳥籠、扇子、葫蘆)之一,官員們玩核桃之風盛行,一對好核桃成為當時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商賈們為附庸風雅,或行賄納貢,也爭相進入了收藏核桃的行列。文玩核桃的價格水漲船高,其品種的劃分命名也在這個時期逐漸被完善。

    京城郊外更是有幾棵核桃樹結的核桃成為了御用貢品,上層社會揉核桃之風自然也影響到了社會各個階層,按照當時的民諺,有“文人玩核桃、武人轉鐵球、富人揣葫蘆、閑人去遛狗”之說,把文玩核桃排在首位。

    清朝末期,把玩核桃之風更勝往日,當時的民謠說:“核桃不離手,能活八十九,超過乾隆爺,閻王叫不走!”貝勒親王、八旗子弟,常常聚集在當時的“八旗一條街”談論核桃,有一對好核桃也成了身份及品位的象征。至到民國,梨園行、賬房先生中的德高望重的人把玩核桃的很多。

    核桃主要分為三大類,分別是麻核桃、楸子核桃和鐵核桃。

    其中麻核桃的品種是最多的,大致分為獅子頭、公子帽、官帽、雞心、虎頭等。

    這其中,獅子頭下面又分為好幾種,悶尖獅子頭、老款獅子頭、蘋果園獅子、四座樓獅子、白獅子頭、磨盤獅子頭、南將石獅子頭、盤龍紋獅子頭、滿天星獅子頭、流星雨獅子、馬老四獅子頭、狼牙山獅子頭等。

    可以說,文玩核桃里,其實就數獅子頭的數量是最多的,是文玩核桃里最大的家族,成員著實是非常的多。

    然后是公子帽,大概有老款公子帽、崔凱公子帽、盤山公子帽等。

    再往下,則是官帽核桃、雞心核桃、虎頭核桃等。

    以上核桃都是麻核桃,或者可以說,麻核桃才是文玩核桃的主要組成部分。

    剩下兩大類就比較稀少了。

    比如說楸子核桃,亦是文玩核桃的主要品種之一,一般個頭顯得長、尖,多為明顯的紡錘形,表皮色淺,紋深,棱多,一般有八棱左右,手感較輕。楸子講究的是紋理、個頭、成對,圓的底要能坐住,長的要后圓前尖。主要品種有白菜、棗核、楸子燈籠等,其中以異型的較珍貴,如雙聯體、三棱、四棱等。楸子核桃數量多,所以價格較低。

    鐵核桃則是文玩核桃產量最大的品種,也被稱為“三最”核桃,即上色最慢、分量最重、價格最低。特點是個頭碩大、造型奇異。鐵核桃種類豐富,異型多,諸如佛肚、蟆頭、鷹嘴、鴨嘴、棗核、雙瓣三聯體、三棱、多棱等,但終究不如麻核桃下屬的幾個品種那么有名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