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炕呢?灶臺呢? 俞大郎也憨,心里的疑惑下意識的就問出了口。 拉著女兒準備出發的肖文業一聽,當即無奈又羞窘的笑了。 “那些我不會弄……”,呵呵呵呵……尷尬了。 好吧,那些他是真不會弄。 曾經父母還在世時,他只管一心讀圣賢書,兩耳根本不聞窗外事; 后來父母去了,被府里的財狼逼著斷絕仕途,他就投身行伍,論起射箭摔跤他可以,可這盤灶臺,砌炕? 真是難為死他了! 看著面前苦哈哈的年輕叔,俞大郎心里想著,回頭等割完蘆葦回來,自己家去跟爹說說,實在不行,他跟爹找一個晚上,過來幫著把炕跟灶臺子都砌上得了,總不能白占人肖叔的便宜不是? 一大兩小推著被李玉蓉騰空了的獨輪車出發,肖雨棲走之前,還不忘了讓吩咐素云跟十娘,好生守著留守的媽媽跟哥哥們,自己就帶上了持有運輸能力的胖胖出發。 得虧是一路上流放日行六十里給鍛煉出來了,三十多里地從天不亮出發,快快趕路,走了半天也就到了。 一路上,肖雨棲被自家爹放在獨輪車上,跟邊上那口裝著水囊小鐵鍋以及干糧的籮筐成平衡,由親爹跟憨厚的俞大郎輪流推著,她倒是一點不累。 等到了午時,三人都饑腸轆轆的時候,終于,他們趕到了地方。 肖雨棲再是想不到,在如此貧瘠的荒涼西北,居然也有這么大的水泡子蘆葦蕩,好家伙,看到這么個水泡子,肖雨棲還感慨,自己的家里要是在這蘆葦蕩子邊上落戶就好了。 其實不要說肖雨棲這么認為,肖文業同樣也是這樣感慨。 明明有這么便利的條件,為什么這附近沒有居民安家落戶?這根本就不正常。 還是俞大郎解釋說,這里就是因為有水,遠近的人都知道,所以此地也是胡人經常光顧的地方,如果在這里安家落戶,那不等于是羊入虎口? 肖文業跟肖雨棲這才知道個中緣由。 知曉這里不算太平,肖文業把在水邊興奮撩水的女兒喊來,叮囑她千萬別亂跑,自己則是趕緊打水埋鍋燒開水,還不忘了丟一塊生姜進去,這是準備吃飽了就開工,早走早安心。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