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趙桓合計著自己是皇帝,沒必要為了錢犯愁啊,實在不行,不是還有趙吉翔?他老人家在龍德宮里吃得好住得好,沒事兒多創作幾幅字畫什么的,那不就是錢? 只要有了錢,搞學校還不是小意思?到時候直接跳過大明的社學模樣,直接復制后世的義務教育模式,直接從源頭上就把話語權抓在自己的手里—— 老百姓有時候確實挺傻的,可是老百姓也精明著呢,他們知道誰對自己好! 心中打定了主意之后,趙桓干脆笑瞇瞇的道:“今年興建學校的錢,朕出了。待到年底之時,再看看戶部能結余出多少錢財,取其中一成,用于興建學校和教育方面。” 一說到這個,趙桓又來了精神:“對了,兩位愛卿不妨好好合計合計,看看我大宋未來五年之內要做的事情都有哪些,分個輕重緩急,由戶部做出預算之后再按預算撥款。” 李綱和李若冰一起躬身應下,然后卻都有些不以為然—— 官家的想法當然是好的,可是這種五年規劃的最大阻礙本身正是當今官家,做與不做又有什么區別?還是說,讓戶部早早的就預留出來一部分錢財,隨時準備供應官家去攻打金國或者西夏? 一想到這里,李綱和李若冰的心里就有些不舒服,又見趙桓似乎沒什么其他的事兒了,兩人當下便準備告辭。 但是趙桓卻忽然間又想起來一事,喊住李綱和李若冰之后說道:“今年的春闈和秋闈也就罷了,待到下次春闈之時,朕打算增加騎射一項,十中三矢者可額外加分。 待到明年學校建成之后,騎射一項直接在學校里面鋪開,等靖康二年的學子們應試之時,從鄉試就開始增加騎射,十中三者為合格,不合格者不許參加春闈,更不得授官。” “……” 趙桓覺得這事兒應該有搞頭,后世還有廣播體操呢,大宋沒有廣播體操,干脆就換成騎射得了。 最關鍵的是,等到這一批學生長大成人之后,完全可以像大漢時自帶兵甲干糧從征的那些良家子一樣去砸別人家場子。 而且這些人還可以去抓勞工——就算花錢從他們手里買勞工,也遠比雇傭大宋百姓去做工的成本要低得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