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是民謠風(fēng)?” “還是陌生的前奏,民謠新歌?” “我去,在當(dāng)下這個民謠已死的時代,還唱民謠?這不找撲呢嗎?” “民謠來來去去都是那點事兒,這歌跟我們不一樣肯定沒法比!” 歌曲還沒出來。 光是聽前奏,許多緩過情緒來的觀眾們紛紛唱衰道。 就在這時。 坐在椅子上留著長發(fā)的歌手從升降臺上升起。 他抱著吉他,閉著眼。 并沒有去看底下觀眾。 而是以一種輕吟淺唱的方式撩撥著吉他弦線,從里吐出歌聲來。 “明天你是否會想起..” “昨天你寫的日記..” “明天你是否還惦記..” “曾經(jīng)最哭的你..” “老師們都已想不起..” “猜不出問題的你..” “我也是偶然翻相片..” “才想起同桌的你..” .... 本是大呼民謠已死,對民謠無感的人兒。 隨著歌聲出來,頓覺臉上被狠狠地扇起了耳光! 不是民謠已死,而是以前的民謠創(chuàng)作都是垃圾啊! 許多人只是聽了前面這一段,都紛紛紅起了眼。 同桌,那是多具份量的字眼呀,也許當(dāng)時不會珍惜,可時過境遷之后,適才發(fā)現(xiàn)那才是最美好的時代,最想重回的時代! “誰娶了多愁善感的你..” “誰看了你的日記..” “誰把你的長發(fā)盤起..” “誰給你做的嫁衣..” “你從前總是很小心..” “問我借半塊橡皮..” “你也曾無意中說起..” “喜歡和我在一起..” “那時候天總是很藍(lán),日子總過得太慢!” “你總說畢業(yè)遙遙無期,轉(zhuǎn)眼就各奔東西...” “啦..” “啦...” “啦...” 臺上閉眼輕吟淺唱的歌手在顫瑟著。 底下的聽眾們?nèi)荚诟杪曋行χχ吐錅I了.. 我的同桌,你還好嗎? 你,嫁為人妻了嗎? 你,還記得我嗎? 你還記得那個課間休息不出去玩,坐在位置上只為多看你幾眼的我嗎? 第(1/3)頁